我為了思索最近的難題,決定從心理學家所寫的書籍下手,瞭解本質知識,但這門學科發展到如今,已是一片涵蓋人際溝通、神經學、行為科學、認知心理學、諮商、社會心理學、演化心理學等等的廣大領域,沒人帶進門,真的只能望書興嘆。
剛好在演算法的幫助下,找到這本《一次讀懂心理學經典》,我的第一印象是,大概是出版社自編的吧,把學術著作一口氣從頭排到尾的那種,可仔細看了下簡介,發現作者湯姆‧巴特勒-鮑登(Tom Butler-Bowdon)是政治經濟學碩士出身,擔任過澳洲內閣顧問,第一本出版的《一次讀懂自我成長經典》還獲頒 2004 年美國班哲明富蘭克林獎,這樣的背景反倒讓我燃起閱讀的興趣。
實際閱讀後,覺得這本完全可以當成心理學的入門導覽,除了可以一口氣讀懂 50 本心理學經典著作外,最後附錄另外 50 本心理學著作,中間在介紹書籍內容和作者小傳時,也會稍微穿插相近領域的發展脈絡或師徒關係,讀起來不會枯燥,反而有種通古博今的感覺。
比較可惜的是,這本書沒按照不同領域和學派分類,也沒按照年代,沒辦法以此看出心理學的發展脈絡。
接下來,我會先介紹這本書的概念與架構,再以人際溝通、大腦研究、行為科學、諮商與療法、社會心理等大眾比較好理解的方式,來分類書中關於 15 本心理學家所撰寫的書籍,最後同場加映3本相關書籍。
本文目錄
選書概念、架構與章節設計
本書內容有幾個特點:
- 以書目為章節。
- 不完全是學術著作。
- 不是每本書都有繁體中文版,甚至也不一定有簡體中文版。
整本書的架構以作者Bowdon所選的 50 本書作為目錄,攤開來,就是一堆書名和出版年代一口氣排開(如上圖),完全能依照興趣跳讀,或者,參考第 536 到 537 頁有一列按年代排序的清單。
在第二版的自序中,Bowdon提到,一開始會寫這本書,只是想對心理學有興趣的一般人提供50本關鍵著作的基本觀念與洞察而已,因此,他也會放一些非學術著作,如Isabel Briggs Myers的《 MBTI 人格分類》(最初的MBTI16種人格類型研究)、Susan Cain的《安靜,就是力量》(第一本有關內向者的書)。
對自己的選書,他說:「我的選擇某種程度是偏離正統的,例如蘇珊‧坎恩不是心理學家,但她把內向的議題帶入公眾視野;曼羅迪諾也不是心理學家,但他在潛意識上有重要議題要說,總之,這些選擇提醒我們,心理學並不是屬於心理學家的,正如同經濟學並不是經濟學家的。無論你是不是心理學者,人性總是吸引著我們每個人,而我的書是小小的嘗試,讓可能永遠不會正式學習心理學的人,也能接觸到心理學的洞見。」
每本書的內容,是以下列順序來讓讀者概括理解:
- 章節封面:書名、引文、總結、延伸閱讀書目的相關章節。
- 章節內容:介紹本書的重要觀念、寫作脈絡與作者小傳。
Bowdon 不單單是單純介紹每本書而已,而是介紹重要觀點與寫作背景,這點甚至比直接啃書要來得有意義,畢竟有些「經典」已經被新的論述重新定義,所以比起理論本身,理論的歷史背景更重要。
對我來說,讀這本書就像是在上一堂有趣的心理學概論,看到「鴿子之於史金納,就像狗之於帕夫洛夫」的玩笑評論,好像也能在幽默中得到一點發展脈絡的線索,就如 Bowdon 所期望的,讓這本書為你打開一扇門,從前人的關鍵成就中,深度發掘一門學科的重要發展。
延伸閱讀:扣掉心靈雞湯的 23 本自我成長書籍《一次讀懂自我成長經典》
📖人際溝通
1964年《人間遊戲》
《人性的弱點》大賣後過了 29 年,一名精神科醫師艾瑞克‧伯恩( Eric Berne )以自己在精神分析領域的臨床研究,出版了一本通俗心理書,書中提到,每個人都有三種自我,分別是兒童、成人與父母,而我們在每次的社交互動中,都可能會為了某種目的展現出其中一種狀態,可能是發號施令的「父母」,也可能是裝可愛的「小孩」或扮演聖人般理性的「成人」,並且轉換自如。
不過,我們了解這些模式,是為了覺察到自己可能在玩社交遊戲,忽略中立、親密和真誠才是相處之道,不是為了得到什麼。
本書作者是人際溝通分析(Transactional Analysis,TA)理論創始人,曾師從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派,也執業過一陣子,後來轉而對「自我狀態」(ego)產生興趣,經過 10 年研究,成立「國際人際溝通分析學會」。Bowdon提醒,這本書對了解「人際溝通分析」的起源很有幫助,但不要忘記內容是 1960 年代的語言與社會態度。此外,《人間遊戲》還有個特點是影響了小說創作的領域。
1999年《七個讓愛延續的方法》
對於「關係經營」,約翰‧高曼( John M. Gottman )在1970年代開始研究時,還沒有任何研究數據可以參考,所有的關係諮商師只能仰賴世俗智慧、心理治療、直覺或宗教信仰來提供配偶建議,因此,為了研究,他成立「愛情實驗室」,紀錄夫妻生活的對話、爭吵和身體語言。
14年間,他和團隊首度以科學方法觀察了超過 650 對真實夫妻的生活動態,後來,也進行了 12 年關於同性伴侶的研究,得出的結論是,同性伴侶間的互動會有比較多的幽默感,但在處理衝突方面,和異性伴侶沒什麼太大的差異。而這本書中,他以實際數據一一擊破了許多關於「關係經營」的迷思。
高曼博士曾在 2007 年被Psychotherapy Networker選為 25 年來「十位最具影響力的諮商治療師之一」,因為他不只提出關係中的問題,還針對問題提出解決方案。有意思的是,他在 1986 年成立實驗室之前,其實是在麻省理工學院攻讀數學。
📖大腦研究
2006年《女人的大腦很那個》(已絕版)
在哈佛醫學院就讀期間,露安‧布哲婷博士( Louann Brizendine, M.D.)發現女性與男性在青春期之前的憂鬱比例是差不多的,但過了青春期之後,就變成了二比一,這讓她感到好奇。
畢業之後,她主要的工作是協助受到極端經前症候群所苦的女性,累積大量的臨床案例經驗後,1994 年在舊金山成立「女性心情與賀爾蒙門診」,而這本《女人的大腦很那個》則是她集結 20 年執業經驗的集大成之作。
這本書探討了戀愛中的女性大腦、性愛的神經生物學、懷孕期的大腦變化、及不同階段的女性大腦發展與變化,也會針對男性和女性的差異做出論述。
要注意的是,布哲婷博士的專業是神經生物學,後轉向神經醫學,因此這些研究無涉心理學和社會學。她認為,男性與女性因不同的大腦生物結構型塑了行為,但這是可以替換的,因此書中有一大篇討論了「賀爾蒙替換療法」,幫助女性控制自己的生物事實。
1970年《錯把太太當帽子的人》
身為喜愛以文字記錄的醫師,薩克斯的著作讀來真摯感人,除了描寫個案故事,如《錯把太太當帽子的人》、《火星上的人類學家》、《腦袋裝了2000齣歌劇的人》等多本暢銷書之外,他還在臨終前寫下了自傳《薩克斯傳》,於去世隔年出版,坦言自己的性向以及過去。
📖行為科學
1984年《影響力:讓人乖乖聽話的說服術》
在本書序中‧心理學博士羅伯特‧席爾迪尼(Robert B. Cialdini)坦承自己是一個很難對推銷說不的人,便展開了這個研究主題,為此,他回覆各種報紙上的銷售訓練課程廣告訊息,親自上陣學習說服和銷售的技巧,還潛入廣告、公關和募款機構,從專業人士身上蒐集所有關於「順從心理學」的秘密,最終寫成了這本行銷學和心理學的經典著作。
Bowdon認為,這本書比較精確的書名是「如何讓人們在可以理性思考之前就自動回應你的提議」,席爾迪尼在書中指認了 6 種「影響武器」,促使我們跳過正常的理性決策過程,自動產生作為。
值得注意的是,了解這方面的事實並不是為了貶低人性或操弄他人,而是提高我們獨立思考的機率。因為「影響力」的研究,席爾迪尼被視為這方面的權威,除了這本書外,他還寫了針對團體傳授說服技巧的《影響力:說服的六大武器,讓人在不知不覺中受擺佈》,及根據最新研究寫成的《鋪梗力:影響力教父最新研究與技術,在開口前就說服對方》。
2012年《潛意識正在控制你的行為》
潛意識除了夢境、集體潛意識之外,還會影響我們日常生活中那些不由自主的行為,物理學家曼羅迪諾( Leonard Mlodinow )針對這個主題引述了多個相關研究,證明我們有多麼常用「快思系統」,甚至很難覺察到使用過程,但深深影響到了最終決策。
不過,潛意識下的行動未必都是壞的,曼羅迪諾曾經在以色列的田野間想要觀察一隻鳥,在快走入田野時發現一塊告示牌,他原本警覺地停下,卻又判斷這應該是禁止進入的告示牌,還沒邁步,遠遠地就有一名農夫拚命向他揮手要他停下,原來那告示牌寫的是「地雷區」,因此,後來他大多選擇相信自己的直覺。
你可能會覺得,一個物理學家來湊什麼熱鬧,但曼羅迪諾除了物理學專業之外,曾經幫《馬蓋先》、《星際爭霸戰》等影集寫過劇本,後來也當過幾年的遊戲設計師、教育軟體設計師,並在 2005、2010 年協助史蒂芬‧霍金撰寫《新時間簡史》和《大設計》等書,是一名跨界有成的科學家,而他自此之後主要以出版科普作品為主,幫助大眾了解科學的樂趣。
2014年《忍耐力:其實你比自己想的更有耐力》
1960 年代,當沃爾特.米歇爾( Walter Mischel )在史丹佛大學附設幼兒園開始棉花糖實驗時,只是想研究短時間內的延遲滿足,但隨著資料累積,20年後,他和團隊追蹤曾參與這場實驗的 500 多名孩童,發覺等待時間的長短,能與成功、幸福等指標連結起來,這就是有名的「自制力」研究。
50 年後,他決定寫下這本書,從一場棉花糖實驗開始寫起,引用其他相關研究,並提出「自制力可以透過後天學習,只是需要方法」,鼓勵讀者為自己的未來做出改變。
雖然,有自制力的孩童多數能在未來時表現較佳,但也有孩童一開始的自制力好,後面卻隨著時間衰退,反之,有的孩童一開始自制力並不好,之後卻因為各種因素加強了自制力。因此,米歇爾寫這本書是為了告訴世人,「我們的命運無須藉由固定特質,如意志力、智力來決定,而是透過與社會、生物環境持續互動,並在互動中持續發展。」
2004 年《只想買條牛仔褲:選擇的弔詭》
如果你是很容易感受到「錯失恐懼」(FOMO)的人,這本書說不定可以把你從無止盡的比較深淵拖出來──因為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不如剛剛好。
本書作者貝瑞.史瓦茲(Barry Schwartz)是斯沃斯摩爾大學教授,專長是社會理論和社會行動,在書中他引用多個研究與調查,指出「有限的選擇才能讓我們感受到幸福」,也因奉行這個人生信條,他早婚且一直維持婚姻、1971 年以來一直是同一所大學的教授。
這本書也在《剛剛好,的生活》裡被提到,其實,我認為這觀念也可以套用在「我們不用變得更好」這個想法──既然好還要更好,那就沒有最好,所以,剛剛好才是最好的。
📖諮商與療法
1969年《追求意義的意志》
1980年《好心情手冊Ⅰ情緒會傷人》
在賓州大學工作時,大衛‧柏恩斯( David D. Burns )與認知心理學家亞倫‧貝克(Aaron T. Beck)共事後認識了「認知療法」,開始使用這個方式幫助憂鬱病患者改變對事物的「認知」,並收到奇效,累積多年案例,寫下這本《好心情手冊Ⅰ情緒會傷人》,闡述這套療法如何運作。
由於這是第一本向大眾解釋「認知療法」的著作,即便不是憂鬱症患者讀來也很實用,讓讀者明白想法和情緒是如何交互作用。在美加地區的精神科醫師最常開給憂鬱症患者的「書目治療」單中,這本書總是名列前茅。
1982年《催眠之聲伴隨你:催眠諮商大師艾瑞克森的故事與手法》
米爾頓‧艾瑞克森( Milton H. Erickson ) 17 歲罹患小兒麻痺後,因無事可做,便將注意力轉到觀察手足與其他人的行為舉止,發覺人們說的和做的通常不一致,便了解到溝通並不只限於語言本身。
艾瑞克森除了善於發現人們沒說出口的微小線索外,還懂得如何利用類似故事讓病患結合自身經歷,拾取適合的訊息。也許在平常狀態下不一定能奏效,但在催眠狀態下,誘導性的語言、有意義的停頓和意外元素,能讓當事人連結到潛意識心靈,幡然醒覺。
Bowdon提到,如今「催眠療法」能受到尊重,部分是因為艾瑞克森的遺澤。除了催眠,他還有許多技巧和手法,仍待細細品讀。
1961年《成為一個人:一個治療者對心理治療的觀點》
這本書是美國心理學家卡爾.羅哲斯( Carl Rogers ) 跨越30年的諮商職涯,前後累積 10 年記錄下來的合集。他受到存在主義影響,在諮商過程中,會讓案主(病人)引導前進的方向,全心全意傾聽他們說化,不管聽起來有多麼奇怪或不可思議,這樣的態度能讓人們覺得自己可以接受所有的想法。
對於他奉行的哲學,羅哲斯總結道:「就是做我自己,同時讓對方做他自己。」他看待人生是流動的過程,並相信圓滿的人會接受自己「是持續在成形,而不是成品」,且每個人都應當成為一個人,而非社會的反照。
Bowdon 認為這本不太好讀,但只要掌握了概念,就能獲得很多啟示。
📖社會心理
1998年《EQII:工作EQ》
丹尼爾‧高曼 ( Daniel Goleman )於 1995 年出版的《EQ》一書,全世界賣出 5 百萬冊。
但他並非相關論文的研究者,而是利用自身的寫作才華,結合心理學博士的學術背景,受到約翰‧梅爾( John Mayer )與彼得‧沙洛維( Peter Salovey )把情緒跟智能連結起來的兩篇晦澀學術論文啟發,創作了一本大眾心理學著作。
一般來說,比較常見的是讓高曼聲名大噪的《EQ》,但Bowdon卻是推薦第二本《工作EQ》,書中定義了25項決定我們在職涯中是領先還是落後的「情緒能力」,並提供理論基礎,說明我們應該致力於成立訓練EQ的組織。
雖然最初提出這個概念的兩位心理學家認為,高曼過度延伸了他們的原始定義,說這些能力可以預測未來能否成功,還有些爭議,但 Bowdon 提出高曼的但書,認為在相同條件下,情商(如熱誠、毅力、成熟和品格等)還是非常關鍵的能力,而且這本書也展示了一個情商高的組織應該如何運作的藍圖。
1974年《服從權威:有多少罪惡,假服從之名而行?》
書中描述了心理學上最知名的研究之一:
兩名志願者被告知是參加「記憶與學習的研究」並有少少的報酬,其中一名志願者穿上白袍,扮演「老師」的角色,另一名志願者則擔任「學習者」。「學習者」被綁在椅子上,任務是記憶一長串配對的字詞,如果想不起來,就會由「老師」進行小小的電擊,隨著每一次答案錯誤,電壓會提高,而「老師」要被迫看著「學習者」從不舒服的小小呻吟變成痛苦尖叫。
大多數扮演「老師」的人會抗議,卻在實驗人員的要求下,沒有強烈要求停止實驗,而是選擇遵從命令,繼續電擊,即便「學習者」尖叫哭喊,哀求著放他離開也一樣。(學習者都是演員扮演)
這個實驗的結果與大眾預設的「人性本善」相抵觸,以致很長一段時間受到爭議,但隨著時間的推進,其他類似的研究也有著差不多的結果,對此,本書作者米爾格蘭總結,人們一旦處於體制或階層內,就會把責任交給「別人」,不再成為自己,而是其他人事物的「代理人」。
雖然這本書的實驗結果展示了人性的黑暗面,但仍然有人願意在實驗中挺身而出,所以,我們要學習的是,知道自己可能會不自覺地服從權威,那麼,什麼時候我們應該不服從?
1951年《群眾運動聖經》
如果你好奇是什麼讓人拋棄身分認同,加入邪教、政治等組織,甚至認為自己是偉大光榮事物的一部份,那就一定要看看艾里克‧賀佛爾( Eric Hoffer )所寫的這本書。
賀佛爾白天在碼頭當工人,閒暇時廣泛閱讀。對於群眾運動,他觀察到,這些人對神聖目標的信仰大幅替代了對自身喪失的信念,消除個體意識後,弔詭地帶來龐大的自尊和價值感。
因此,如果認為眼下的生活沒有價值,內心相信的運動又是如此偉大,那麼,為此赴死便不是什麼莽撞的舉動了,在完全融入集體後,他們也不再是某個人,而是一個民族、黨派或部落的代表。
📖其他
2002年《The Blank Slate: The Modern Denial of Human Nature》
認知科學家暨心理語言學家史迪芬‧平克 ( Steven Pinker )挑戰了我們認為「孩子天生是一張白紙」的迷思,在書中引用多個研究,指出是生物學決定了大部分的人性,並非後天影響,而人性是複雜的,我們完全有可能既仁慈又殘暴、既寬容又苛刻,或者,既善良又邪惡。
Bowdon 想提醒你的是,這本書需要花不少時間來理解,甚至會粉碎自身所持的立場,但這類挑戰現有論述的觀點特別吸引我,也是我在這份清單中最想讀的。
嚴格來說,這本不能歸在某個分類底下,因為它討論的是人性。如果你對這本書有興趣,可以看看這位學者 2009 年在TED上的演講。
1997年《恐懼,是保護你的天賦:暴力年代完全自救指南》
被歐普拉譽為研究暴力行為首席專家、擔任過雷根與布希總統安全顧問的作者蓋文‧德‧貝克( Gavin de Becker ),在13歲以前,在家裡目睹過的暴力,已超過大多數成人一輩子見過的暴力。為了生存,他必須善於在令人害怕的情境中預測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在往後的人生中,還把這件事當作一生的功課,試圖找出公式,詳盡分析暴力心態,讓其他人也可以看出暴力的徵兆。
Bowdon認為貝克雖然不是心理學家,但這本書讓大眾對直覺、恐懼及暴力心理有更深刻的了解,其精彩的程度可能勝過你想讀的正規心理學教科書或犯罪小說。不過,他想提醒你的是,作者生活在可自擁槍枝的國家,因此,若你生活的地方治安不錯,這本書可能會讓你有被害妄想症,而且,貝克也強調,比起被陌生人攻擊,我們死於癌症和車禍的機率其實大得多。
1969年《愛與意志:羅洛.梅經典(2019版)》
美國存在心理學之父羅洛‧梅 ( Rollo May ) 在書中探討關於愛與意志的不同面向,兩者都是促使我們從個體連往外部世界的驅力,並提出「愛的反面不是恨,而是冷漠」這樣的經典名言,而他也提出「意志的反面亦非優柔寡斷,而是不願涉入重大事件──漠不關心、保持距離。」
這本書並不在 50 本選書裡,而是在加碼 50 本的備註裡,剛好最近對「存在心理學」有興趣,便提出來作為備選。
結語
我覺得看這樣的書,最大的問題是,會不小心又把待讀書單拉得很長,所以,選擇不讀什麼,甚至比選擇讀什麼重要得多。
當然,最令我感到佩服的,是作者的博學程度,他在最後甚至提供了附加贈品給讀者,只要寄信到某個信箱,寫著指定標題,就能再獲得沒有選入本書的心理學關鍵著作評介,包含人際技巧、自尊、思考、情緒、心情和記憶等領域。
不過,如果不是像我一樣需要寫讀書筆記的話,推薦用「跳讀」的方式閱讀這本書,可以節省不少時間,重點在你想鑽研的領域是哪些。但要是你漫無目的,想藉由通讀的方式來理解心理學有哪些重要理論和著作,那就從頭讀到尾吧,不管怎麼讀,都不影響你讀完這本書所能獲得的價值。
作者Bowdon在這個「一次讀懂」系列,除「心理學」外,還有「自我成長」、「哲學」、「政治學」、「商業」、「經濟學」、「成功學」和「心靈探索」等 7 個選書主題,時報願意出這套繁體中文版還挺佛心的,真是一個龐大的出版計畫,從而避免了我們在網路上的碎片知識中迷路,更幫助我了解心理學不只有佛洛伊德、榮格等大師而已。
除了「自我成長」得了美國的出版獎項,「經濟學」也獲得 2018 年 Axiom 商業圖書獎,由於他本身的專業是政治與經濟,所以「政治學」應當也是值得一讀。
Bowdon對於自己為何會寫這樣的書,提到:
我的工作是從書本中挖掘出那些具變革性的信息,並將其帶給更多讀者。大多數人一年只有時間閱讀幾本書,但一個重要的洞見就足以讓他們走向成功之路。推動我前進的是這樣一個想法:未來某個時刻,普通人所擁有的知識將遠遠超出現在所能接受的範圍。僅憑知識本身並不能自動轉化為成功,但它能提供更多參考來檢驗新訊息。例如,社交媒體或電視上可能會有一些新想法或運動,容易讓人心動,但如果你對歷史或經濟學有一定基礎,你就能夠說:「這個想法以前出現過,而且沒有成功。」
我也有類似的想法,近期寫讀書筆記時,有一個比較明顯的變化是,下筆之前,不僅僅是整理書中所見,還必須查找很多資料,了解作者的寫作背景、脈絡和可能沒說出口的想法,想辦法拉出一條線,並且選擇不寫什麼,避免過多訊息造成閱讀上的混亂。
這個新的做法,讓我經常不小心在海量資訊中迷失原來的方向,但究其原因,是希望來到這裡的你,能在閱讀時盡量得到完整的資訊。
如果對這篇文章的分類和內容有任何疑問,都歡迎留言告訴我喔!
這本書可在下列平台購買:
延伸閱讀:
哈佛教授教你擺脫無意識偏見和隱微歧視《隱性優勢》
重新解析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顛峰心態》
外向跟內向是天生的,但並非不能改變《探索人格潛能》
備註:50本中英對照書單(按年份排序)
- 1890年 威廉‧詹姆斯《心理學原理》James,W.(1950)The Principles of Psychology。
- 1900年 西格蒙德‧佛洛伊德《夢的解析》Freud,S.(trans.Joyce Crick)(1990)The Interpretation of Dreams,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1923年 尚‧皮亞傑《兒童的語言與思考》Piaget,J.(1959)The Language and Thought of the Child,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
- 1927年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認識人性》Adler,A.(1992)Understanding Human Nature,Oxford:Oneworld。
- 1927年 伊凡‧帕夫洛夫《制約反射:大腦皮質生理活動的研究》Pavlov,I.(2003)Conditioned Reflexes,Mineola,NY:Dover。
- 1936年 安娜‧佛洛伊德《自我與防衛機制》Freud,A.(1948)The Ego and the Mechanisms of Defence,London:The Hogarth Press。
- 1945年 凱倫‧荷妮《我們的內在衝突:精神官能症的建構性理論》Horney,K.(1957)Our Inner Conflicts,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
- 1947年 漢斯‧艾森克《人格的維度》Horney,K.(1957)Our Inner Conflicts,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
- 1951年 艾里克‧賀佛爾《群眾運動聖經》Hoffer,E.(1980)The True Believer:Thoughts on the Nature of Mass Movements,Chicago:Time-Life Books。
- 1951年 弗利茲‧波爾斯《完形治療:人格的興奮與成長》Perls,F.,Hefferline,R., & Goodman,P.(1951)Gestalt Therapy:Excitement and Growth in the Human Personality,London:Souvenir。
- 1953年 阿爾弗雷德‧金賽《人類女性的性行為》Kinsey,A.(1953)Sexual Behavior in the Human Female,Philadelphia:Saunders。
- 1951年 葛登‧奧爾波特《偏見的本質》Allport,G.W.(1979)The Nature of Prejudice,25th anniversary edition,Reading,Mass.:Addison-Wesley。
- 1958年 艾瑞克‧艾瑞克森《青年路德:一個精神分析與歷史的研究》Erikson,E.(1958)Young Man Luther:A Study in Psychoanalysis and History,London:Faber and Faber。
- 1958年 哈利‧哈洛《愛的本質》Harlow,H.(1958)“The Nature of Love,”American Psychologist,13:573–685(原文線上版)。
- 1960年 朗納‧連恩《分裂的自我:清醒與瘋狂的研究》Laing,R.D.(1960)The Divided Self:An Existential Study in Sanity and Madness,London:Penguin。
- 1961年 亞伯‧艾里斯、羅伯‧哈波《理性生活指南》Ellis,A. & Harper,R.(1974)A Guide to Rational Living,Los Angeles:Wilshire Book Company。
- 1961年 卡爾‧羅哲斯《成為一個人:一個治療者對心理治療的觀點》Rogers,C.(1961)On Becoming a Person,Boston:Houghton Mifflin。
- 1964年 艾瑞克‧伯恩《人間遊戲:人際關係心理學》Berne,E.(1964)Games People Play:The Psychology of Human Relationships,London:Penguin。
- 1967年 湯姆斯‧哈里斯《我好你也好的溝通練習》Harris,T.A.(1973)I’m OK—You’re OK,New York:Arrow。
- 1968年 卡爾‧榮格《原型與集體潛意識》Jung,C.G.(1968)(trans.R.F.C.Hull)The Archetypes and the Collective Unconscious,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1968年 維克多‧法蘭可《追求意義的意志:意義治療的基礎與應用》Frankl,V.(1969)The Will to Meaning:Foundations and Applications of Logotherapy,London:Meridian。
- 1970年 奧立佛‧薩克斯《錯把太太當帽子的人》Sacks,O.(1985)The Man Who Mistook His Wife for a Hat:And Other Clinical Tales,London:Pan Macmillan。
- 1971年 亞伯拉罕‧馬斯洛《人性能達到的境界》Maslow,A.(1976)The Farther Reaches of Human Nature,London:Penguin。
- 1971伯爾赫斯‧史金納《超越自由與尊嚴》Skinner,B.F.(1971)Beyond Freedom and Dignity,Indianapolis:Hackett。
- 1974年 史丹利‧米爾格蘭《服從權威:有多少罪惡,假服從之名而行?》Milgram,S.(1974)Obedience to Authority,New York:HarperCollins。
- 1980年 伊莎貝爾‧布里格斯‧邁爾斯《天生不同:人格類型識別和潛能開發》Briggs Myers,I.with Myers,P.(1995)Gifts Differing:Understanding Personality Type,Palo Alto,CA:Davies-Black。
- 1980年 大衛‧柏恩斯《好心情手冊I:情緒會傷人》Burns,D.(1980)Feeling Good:The New Mood Therapy,New York:William Morrow。
- 1982年 米爾頓‧艾瑞克森《催眠之聲伴隨你:催眠諮商大師艾瑞克森的故事與手法》Rosen,S.(ed.)(1982)My Voice Will Go With You:The Teaching Tales of Milton H.Erickson,New York:WW Norton。
- 1983年 霍華德‧嘉納《發現七種IQ》Gardner,H.(1983)Frames of Mind: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New York:Basic Books。
- 1984年 羅伯特‧席爾迪尼《影響力:讓人乖乖聽話的說服術》Cialdini,R.(1993)Influence:The Psychology of Persuasion,New York:William Morrow。
- 1990年 威廉‧史泰隆《看得見的黑暗:走過憂鬱症的心路歷程》Styron,W.(1990)Darkness Visible:A Memoir of Madness,New York:Vintage。
- 1996年 米哈里‧奇克森特米海伊《創造力》Csikszentmihalyi,M.(1996)Creativity:Flow and the Psychology of Discovery and Invention,New York:HarperCollins。
- 1997年 亞伯特‧班杜拉《自我效能:控制的實施》Bandura,A.(1997)Self-Efficacy:The Exercise of Control,New York:W.H.Freeman。
- 1997年 蓋文‧德貝克《恐懼,是保護你的天賦》de Becker,G.(1997)The Gift of Fear:Survival Signals that Protect Us from Violence,New York:Random House。
- 1998年 丹尼爾‧高曼《EQ2:工作EQ》Goleman,D.(1998)Working with Emotional Intelligence,London:Bloomsbury。
- 1998年 拉馬錢德蘭《尋找腦中幻影》Ramachandran,V.S., & Blakeslee,S.(1998)Phantoms in the Brain:Probing the Mysteries of the Human Mind,New York:HarperCollins。
- 1999年 約翰‧高曼《七個讓愛延續的方法》Gottman,J. & Silver,N.(1999)The Seven Principles for Making Marriage Work,London:Orion。
- 2002年 史迪芬‧平克《白板:當代對人天性的否認》Pinker,S.(2003)The Blank Slate:The Modern Denial of Human Nature,London:Penguin。
- 2002年 馬汀‧塞利格曼《真實的快樂》Seligman,M.(2003)Authentic Happiness,London:Nicholas Brealey/New York:Free Press。
- 2004年 貝瑞‧史瓦茲《只想買條牛仔褲:選擇的弔詭》Schwartz,B.(2004)The Paradox of Choice:Why More Is Less,New York:HarperCollins。
- 2006年 露安‧布哲婷《女人的大腦很那個……》Brizendine,L.(2006)The Female Brain,New York:Morgan Road。
- 2006年 卡蘿‧杜維克《心態致勝:全新成功心理學》Dweck,C.(2006)Mindset:The New Psychology of Success,New York:Random H。
- 2006年 丹尼爾‧吉伯特《快樂為什麼不幸福》Gilbert,D.(2006)Stumbling on Happiness,London:HarperCollins。
- 2011年 史蒂芬‧葛羅茲《說不出的故事,最想被聽見》Grosz,S.(2014)The Examined Life:How We Lose and Find Ourselves,London:Vintage。
- 2011年 丹尼爾‧康納曼《快思慢想》Kahneman,D.(2012)Thinking,Fast and Slow,London,Penguin。
- 2012年 蘇珊‧坎恩《安靜,就是力量:內向者如何發揮積極的力量!》Cain,S.(2012)Quiet:The Power of Introverts in a World that Can’t Stop Talking,London:Penguin。
- 2012年 雷納‧曼羅迪諾《潛意識正在控制你的行為》Mlodinow,L.(2013)Subliminal:How Your Unconscious Mind Rules Your Behavior,New York:Vintage。
- 2013年 天寶‧葛蘭汀《我的大腦和你不一樣:看見自閉症的天賦優勢》Grandin,T.(2014)The Autistic Brain:Exploring the Strength of a Different Kind of Mind,London:Rider。
- 2014年 沃爾特•米歇爾《忍耐力:其實你比自己想的更有耐力!棉花糖實驗之父寫給每個人的意志增強計畫》Mischel,W.(2014)The Marshmallow Test:Understanding Self-Control and How to Master It,London:Random Hou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