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分享】從點擊率 TOP 10 的讀書筆記,我學到什麼?
經營部落格已經 3 年了,在 100 多篇的讀書筆記中,是哪幾篇最熱門呢?
這篇文章會分享點擊量 TOP 10 的讀書筆記,並分析停留時間、點擊率等數據,最後分享我對讀書筆記這類網路文章的看法。
經營部落格已經 3 年了,在 100 多篇的讀書筆記中,是哪幾篇最熱門呢?
這篇文章會分享點擊量 TOP 10 的讀書筆記,並分析停留時間、點擊率等數據,最後分享我對讀書筆記這類網路文章的看法。
一般的經濟學教科書充斥著專業名詞、圖表和公式,即便想讀,也很容易被這些內容勸退,美國經濟學家湯瑪斯‧索維爾 (Thomas Sowell) 寫了《經濟學的思考方式》(前兩版叫「簡單經濟學」)給一般人讀,目前已經出了五版(中文三版)。
這篇文章會從「什麼是經濟學」開始,介紹作者的背景,再簡單介紹 4 個經濟學思考及 3 種實用概念,最後會是我個人對這本書的看法和延伸書單。
《創作者的日常生活》蒐集了達爾文、貝多芬、伏爾泰、馬克思、米羅等等161位19-20世紀傑出創作者的日常生活,而這本書的誕生,正是作者梅森‧柯瑞(Mason Currey)在截稿日當天摸魚摸出來的成果。
那天下午,他怎麼樣都無法專注在工作上,不是在打掃、泡咖啡,就是刻意浪費時間,不禁想知道其他作家的工作習性是如何,於是創了一個部落格,從各式傳記、雜誌側寫、報紙訃聞蒐集各式資料,採用了數百位傳記作家、新聞記者和學者的研究和作品。
舒適的生活、規律的作息,真的與創意、生產力正相關嗎?又或是因人而異呢?
這篇文章會依照我感興趣的篇幅,分為「8個創作者的怪癖」、「工作和寫作一樣重要的7位斜槓創作者」及「6名傑出女性創作者的日常」。
每次要整理時,你都跟我一樣覺得很痛苦嗎?覺得自己是不是哪裡出了問題,為什麼就是不能像別人家一樣窗明几淨、條理分明呢?那你跟我一樣,只是不適合傳統的收納方式。
《認識你的收納人格》作者Cassandra Aarssen在協助案主收納時,有幾次不起作用,隔沒多久又變亂了,讓她開始思考:「為什麼一種收納系統不能套用在所有人身上呢?是不是因為每個人有不同的偏好?」後來,她經過大量的案例研究,歸納出4種收納人格,分別是「蝴蝶人」、「瓢蟲人」、「蜜蜂人」和「蟋蟀人」。
《一人創業》的作者坂本憲彥是商業學校「坂本立志塾」的創辦人,輔導人們為喜歡的事打造商業模式,同時,他也是一般社團法人立志財團理事長和Knowledge Action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從「找到生意點子」、「建構商業概念」、「如何籌措創業資金」、「找到事業的持續發展性」,以及「如何依靠事業獲得收入」等5個創業相關主題,本書有詳細的解說,最後一章裡,坂本憲彥則在「學習」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見解。內容深入淺出,個人非常推薦有志創業、但不知從何開始的你閱讀。
《女性創業養成記》作者娜塔莉.茉琳納.尼諾,現任BRAVA投資公司執行長暨創辦人,投資高度成長並為女性帶來顯著經濟利益的創新事業。她致力於有色人種女性的工作權益與創業成長機會,想藉由此書讓女性丟掉那些固有標籤,把握該有的機會,挺身而進,並因此改善下一代及後世的性別不平等。
《拚教養》一書,為台大社會系藍佩嘉教授花費2年時間拜訪近60個家庭、於4個不同類型小學的教學現場實際觀察,分析臺灣目前幾種主要的教養模式,去了解不同的父母如何在全球化的競爭背景及社經地位的影響下,選擇教育與親職策略。
《金錢如何影響愛與教養》這本書是由美國西北大學經濟學教授和美國耶魯大學國際與發展經濟學教授合著,兩位教授想藉由數據分析證明,我們今天所採用的教養方式,及產生的教養焦慮,大部分都能用經濟學解釋,其中最重要的兩個因素,就是你所在社會的貧富差距及教育的投資報酬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