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街頭故事」這個粉絲數高達18萬的IG帳號嗎?
一開始的我並不知道,自從「S風格社群工作室」的思葒知道這本書後,就很好奇,一個街頭插畫家,是如何透過「IG經營」的商業模式讓興趣為自己工作,不僅僅養活自己,還能將其規模化、素材資產化的?
看完《社群故事圈粉術》這本書之後,我認為李白不僅僅非常清楚如何做品牌定位,也具備說好故事的能力,畢竟,在和廠商合作的時候,除了最重要的轉換率外,也必須扣合品牌定位與設定,才不會被自己的粉絲唾棄。
想和這本書的IG經營者李白取經嗎?這篇文章會分享「4步驟設計個人品牌」、「3種設計故事的元素」和「流量變現的10種商業模式」等書中我覺得最有感的三個部份。
本文目錄
「IG經營」第一步:用4步驟設計個人品牌
我蠻喜歡書裡所說,做個人品牌跟當網紅不一樣,他認為「建立個人品牌」更像是一種思考方式,能讓你用對的方式被人看見。
這點跟我想的不謀而合,我認為,在這個時代,「個人品牌」就是你的名片,是不認識你的人認識你的管道或途徑。而李白將設計個人品牌分為4個步驟,第一個步驟是「思考個人核心價值」,再來是「找到稀缺性」、「社群人物設定」,最後是「設定目標受眾」。
step1.思考個人核心價值
書裡有一個小練習,就是在一分鐘內,盡可能寫下各種與你有關的#Hashtag,不管是興趣、專長或喜好都可以,越多越好。我認為,其實也可以把自己的人生角色都寫下來,比如女兒、女朋友、媽媽,或工作的職稱和頭銜等等。
但這一部分書中著墨不多,主要是強調「稀缺性」,也就是在下一步驟組裝或轉換這些#Hashtag。
step2.找到「稀缺性」
什麼是「稀缺性」?「稀缺性」是經濟學的基本概念,意指個人或社會的資源供給無法滿足需求,本書套用在「個人品牌設計」上,就是要我們創造品牌的獨特性。
李白提到兩種方式可以創造個人品牌的稀缺性:
- 把A融合B:就是組裝你剛剛想到的#Hashtag。透過水平思考,在自創的領域中成長。
- 同一件事換種作法:也就是換一個方式或形式呈現。透過垂直思考,在原領域中成為獨特的存在。
方式 | 結果 | 例子 |
---|---|---|
把A融合B | 自創領域 | ◎會畫「短篇漫畫」的外科醫師 ◎將「插畫」和「冷知識」結合的畫家 ◎用「天文知識」變成「西式甜點」設計理念 |
同一件事換種作法 | 在原本的領域中變獨特 | ◎理髮師利用「拍攝前/拍攝後」呈現作品 ◎把「網路梗圖」融入「政府文宣」 ◎用「面對面說故事」進行「人像插畫」 |
step3.社群人物設定
當你確定品牌的核心價值與稀缺性後,接下來要思考的是「社群人物設定」,也就是人設,或者說形象。嗯,這時的你應該跟當初讀這段的我一樣,心裡冒出類似的念頭,「這樣不會很假嗎?」
但李白認為,我們在社群上本來就不會露出全部的自我,就像冰山一樣,只會露出水面的部分而已。因此,這個設定不能偏離你個性太多,而且也不要建立一個你無法長期維持的形象,通常創作者或明星會由紅轉黑,都是因為做了與「觀眾認知的形象」有巨大落差的事。
甚至,他提到,最好在內容品質與真實之間,找到最能傳達自身價值觀的社群形象,發現自己的平衡點。
step4.設定「目標受眾」
書裡提到,要花點時間了解你的目標受眾,比如:他們幾歲?年紀多大?以及,想解決的問題是什麼?最好詳細一些,連使用網路的方式、最近在追什麼話題等喜好與想法都要清清楚楚。
畢竟,如果你的受眾是18~25歲,和你的受眾是25~35歲,你要談的話題、內容乃至語氣都要有些不同吧,如果你了解自己的受眾是什麼樣的、喜歡什麼、需要什麼,你就能反過來設計他們喜歡的內容,這可以在漫長的經營之路中慢慢觀察並微調。
他在書中舉了兩個品牌的例子:
品牌 | 主題 | 受眾 | 想解決什麼 |
---|---|---|---|
A品牌 | 插畫圖文粉專,主打「耍廢」的呆萌吉祥物 | 30-40歲的上班族 | 想宣洩壓力 |
B品牌 | 電影特效創作者,以影片剪輯、後製教學為主 | 影視相關從業人員 相關科系的學生 | 想學專業的內容 |
「IG經營」第二步:利用3種元素說故事
不管你要經營哪一個社群平台,說故事都是最重要的能力,而如何說好一個故事,有很多種方法。《社群故事圈粉術》就教你用3個元素來設計故事,分別是故事靈魂、故事感覺和故事樣貌。
如何說故事?就是由內而外思考一個故事,先思考故事的核心價值,再決定想傳達什麼情緒給觀眾,最後才是故事呈現的樣子。如以下表格:
靈魂 | 故事靈魂 | 想告訴大家什麼? |
感覺 | 故事體驗 | 觀眾看完的情緒是什麼? |
樣貌 | 故事樣貌 | 故事的呈現是什麼樣子? |
這裡以《冰雪奇緣》為例,一開始他們其實是想寫一個剖析真愛本質的劇本(靈魂),要讓觀眾思考愛情與親情的關係(感覺),不只簡單的說「王子公主在一起」,而是把家庭親情和男女感情放在一起討論,最後才寫出了姊妹情誼戰勝邪惡一方的電影。
值得注意的是,故事靈魂會緊扣品牌核心,如果你想傳達的價值是「樂觀開朗」,那麼可能會有「溫馨可愛」、「幽默風趣」或「搞笑」等,呈現出不同的樣貌,因此,在思考故事時,不能從形式思考,比如要作貼文、短影音還是文章,而是先思考想傳達什麼給觀眾,最後才決定表達的形式。
>>如果你對商業故事有興趣,參考《誰會說故事,誰就是贏家》的價值故事、使命故事、顧客故事和創辦人故事是怎麼寫出來的吧。
[sibwp_form id=2]
「IG經營」第三步:流量變現的10種商業模式
李白提到,版面對創作者來說是最重要的資產,比如Youtuber的版面就是影片、IG的版面就是貼文和限時動態、而Pocast的版面就是節目本身。如果你好奇自媒體是如何盈利的,他提供了以下10種方式給你參考:
- 業配宣傳
- 訂閱制
- 販賣周邊商品(實體或虛擬)
- 推出課程
- 擔任諮詢顧問
- 舉辦線上/線下付費活動
- 粉絲贊助
- 夥伴計畫(聯盟行銷)
- 自己開發商品或聯名
- 上通告、演講、企業內訓
- 其他商業委託
為什麼說「版面是創作者最重要的資產」呢?李白強調,創作者賣的不是超強創意、唯美的拍照技術或畫功,這些都只是技術層面,創作者真正售賣給廠商的,是影響力。因此,不要忘記商業成分要適量,並考量要如何置入才能讓觀眾更舒服等兩個重點。
因此,除了設計故事以外,還要想辦法做到讓觀眾看得開心,有效宣傳品牌方的產品,並且自己也能得到合理收入的三贏局面。
我學到的三件事
會說故事真的很重要
身為一個街頭故事畫家,李白不僅僅是在書裡提到「設計故事的三元素」,也提供了「如何設定故事情境」、「加強故事張力」的方法,我個人覺得非常受用,尤其舉《冰雪奇緣》的例子更好理解。
此外,他也提到,在一個故事中,讓人感動的元素通常不是「故事本身」,而是「情懷」,就像一塊巧克力餅乾,可能承載了你的兒時記憶,挑起你內心深處對於「家鄉」的情懷,讓你看到就忍不住想吃。
所以,這跟挑起觀眾的情緒有關,也就是上述的「故事體驗」,在設計此一環節時,就要考慮想讓觀眾有什麼樣的情緒,《快思慢想》提到我們都是用情緒認同別人,最後才用理智說服自己,這也是為什麼「說故事的能力」對於社群創作者來說至關重要。
讓創意成為有形資產
我覺得李白的獲利方法其實很多元,不光是讓他的畫作與素材變成資產資料庫,更懂得讓其流程化後外包,並且規模化,此外,他還提到幫版面定價的方法:
比如,為廠商量身打造一篇貼文是一個價錢、在貼文文末置入資訊又是一個價錢、授權貼文給廠商宣傳還是另一個價錢、而競品排除和限時曝光都各有價碼。你可以將這些項目組裝成套餐,或是拆分給小廠商購買等等,這些方式簡直刷新我的想像。
他則提到,將這些項目拆分是為了讓一些預算不足的廠商也有機會合作,因此,有低中高價的不同組合,也可以讓你的盈利方式更多元。
創作者要不斷精進自己
最後,書裡面在「規模化」這段提到,創作者要學習專案管理技巧,可見不管是在職場上叱吒風雲,還是要成為一名社群創作者,想更好的活下去,就要不斷的學習。
而想成為一名創作者,不僅僅是專案管理技巧,還要學著怎麼將自己的創意變成資產、製作流程化和規模化、管理團隊等等。
就更別提在經營的過程中,還要知道如何找出觀眾的喜好、說好故事、設計內容使商業化和品牌價值達成平衡,這些都不簡單,卻是讓一個創作者活得更好的關鍵。
你也想成為一名創作者嗎?推薦這本書,易讀好懂接地氣,更希望你也能找到「讓興趣為你工作」的方法,讓每一天的生活都變得更有意義。
選擇你喜歡的平台購買《社群故事圈粉術》
這本書是我自己要看的,不是合作書喔,如果想了解更多內容,推薦直接看原書,作者李白在說故事上很有自己的一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