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成長其他心靈成長讀書筆記

【讀書筆記-含自由書寫創作法】女作家的經典創作教學書籍《心靈寫作》

image 4
圖片來源:博客來

心靈寫作》原作於1976年出版,距今已近50年的時間了。這本書的作者Natalie Goldberg開創「自由書寫術」的先河,啟迪了無數文字創作者,更開啟了療癒寫作的風氣。

在查詢「自由書寫術」時,這本書跨過了歲月長河,用演算法的方式來到我眼前,而我對於一本能夠長銷不墜的經典書籍總是特別感興趣──是什麼讓一本書挺過時間的考驗,成為永恆?

確實,在看完之後,即便有著語言的隔閡,我能感受到作者對寫作的熱情和蘊含於文字中的力量。順便提一句,本書譯者韓良憶也是個知名作家,專寫美食和旅遊,在翻譯上不但原樣傳達了原文風格,同時保持著詞藻的深意。

Natalie在書中提醒大家每次寫作都要保持初心,因為「每一回動筆,都是一趟新的旅程,而且沒有地圖」,而她雖給了一些方法,但其實不鼓勵我們學習太多寫作法。

她說:「學習寫作並非一道線性過程,沒有什麼從A至B至C的邏輯方式可以讓人變成好作家。關於寫作,並沒有一個簡單明瞭的真理便足以解答所有疑惑。」如你想練習寫作,意味著最終得全面探討自己的生命,接納全部的自己。

相信你所愛的事物,堅持做下去,

它便帶你去你需要去的地方。

作者序言

練習寫作須有紀律,但也得保持彈性

一人創業

這本書談的是寫作,也談到用寫作來修行,幫助自己洞察生活,Natalie提及,關於書中寫作的要點,也可以應用在跑步、繪畫或任何你喜愛並決定從事的事物上。

手寫,還是打字?

Natalie在平日練習寫作時,會用手寫的方式,但只用最便宜、能流利書寫的鋼筆和最普通的活頁筆記本,用這種筆記本,你才不會覺得要寫些好文章才行,且便於攜帶。而且,她發現,當自己要寫一些情緒強烈的文章時,非得手寫不可,可要寫故事的時候,就會用打字機。

不過,如果你的雙手忙於家事或工作,可以錄下來,試試看用聲音表達自己的想法有什麼感覺,或者將其當成便宜行事的辦法。最後她提醒,要慎選寫作的工具,但別花太多時間挑選。

自由書寫的寫作練習規則

寫作練習的基本單位時間由你自己決定要多長,10分鐘、20分鐘或一個小時都行,但不管選定的時間有多長,都必須遵守,寫完整個時段。最後,練習時必須遵照以下6個規則,讓自己的意念回到初始狀態,回到能量未受控制的地方:

  1. 應當不停地寫:不要停下來重讀你剛才寫的那一行,那只是在拖時間,並設法掌控你正在說的話。
  2. 不要刪除:那是在編輯你寫的東西,就算寫出來的並不是你原本打算寫的東西,也隨它去。
  3. 別擔心拼錯字、標點符號和文法:甚至別管是否把字寫出了格子或超出線。
  4. 放鬆控制
  5. 別思考,別想著要合乎邏輯
  6. 直搗要害:倘若你寫出了可怕或太赤裸裸的東西,那就一頭鑽進去,其中說不定蘊藏了很多能量。

寫作時,不要說:「我要寫一首詩。」這種心態會使你當場呆掉,盡量不要對自己有所期許,坐在桌前,說:「我有寫出世上最爛的垃圾的自由。」你必須給自己空間,沒有目的,痛快地寫。要是你每回一坐下,都期待著要寫出偉大作品的話,寫作帶給你的永遠只有太大的失望,而那份期待也會讓你遲遲無法提筆。

寫作練習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學會信賴自己的心靈和身體,並培養耐性和不具侵略性的態度。不管此時你腦中有什麼思緒,寫出來,別試圖控制它,堅守當下這一刻,而且讓你的手不停地寫下去。

理解形式,並注入生命

Natalie認為,當你想寫某種形式的文字,好比長、短篇小說或詩,就得多閱讀那種形式的作品,看看那種形式是如何定調──第一句寫了什麼?作品如何結尾?你一旦大量閱讀了那種形式,它便會深深地銘刻在你的心裡,因此等你坐下,準備寫作時,便會應用起那個結構。

別怕看了太多別人的作品會複製其風格,缺乏自己的特色,因為,我們出身的文化與社會、背負的歷史、看過的所有作品和當下扮演的角色與生活,都會揉合進我們的文字裡面。

不過,形式固然重要,可我們也要記得為形式注入生命,你可以多多練習,而且,在寫作的時候,別急著拉住自己,先在廣大的場域中翱翔,「如果你一開始過於精確,接下來雖不會走偏了路,卻絕對無法正中靶心。」

保持彈性與空間

規律的寫作練習固然重要,可若妳漸漸發現自己在寫作時段只是照章行事,總是在看時間到了沒有,或者天天都寫卻沒進步,那麼,Natalie建議不妨停下,停止寫作一個禮拜或一年的時間,等你真的渴望說些什麼,等你覺得不吐不快,再回來寫作。

如果,你已經拚命寫作了好一陣子,比如幾個禮拜、一個月或一整個週末都在不停地寫,也應該休息一陣子,做些截然不同的事情,先別想著寫作。當你懂得為寫作留白,將慢慢體會到自己的節奏──何時需要寫、何時需要休息,你會更了解自己,而非盲目地依循規則。

最後,Natalie提醒,創作需要不斷有新的洞察和觀點,畢竟我們生活的世界也並非一成不變,別太強烈地認同自己的作品,應該在那些白紙黑字的背後保持流動的彈性。畢竟,那些文字並不是你,而是你貫穿全身的某個偉大片刻。

對萬事萬物皆懷抱恭謹,敞開心胸,傾心聆聽。

傑克‧凱魯亞克

寫作,能表達出平凡中的不凡

心靈寫作

「喔,這是個奶油蛋糕,是塊布朗尼,是鬆化清爽的檸檬蛋奶酥。」感受就像這樣,不光是喊兩聲「好棒好棒」。沒錯,是很棒,但得讓其他人明白到底滋味如何,換句話說,寫作就是把細節當作實實在在的糧食分送給飢餓的人們。

細節,帶讀者走進你的世界

Natalie認為,在寫作時採用原創的細節,特別重要,就算你寫的是小說,也能看來更真實可信,比如,緩緩旋轉的「萊茵黃金」啤酒廣告牌、「懷斯」洋芋片貨架,以及紅色高腳椅等等,或者描繪其他人不太注意的事物,比方說我們的舌頭、手肘、水龍頭流出的水、某小鎮褪色路標上的紫色之類。

一樣東西不管有多大、多詭麗,都還是平凡的事物,而寫作人的職責就是將平凡化為生動,喚醒我們留心簡單中自有不凡之處。

把自己當作是頭一回到此一遊的觀光客,透過一個觀光客的眼光觀看自己所住的城鎮,並開始用這種眼光審視自己的生活,或者把所有你想得到的平凡事物列成一張表,歌頌老咖啡杯、麻雀、公車、薄片火腿三明治等等,以後想到什麼再繼續列上去。

明確表達,不要模糊忸怩

美國1970年代早期,曾有一項研究指出,女性在提出聲明時習慣加修飾詞,比方:「這電影真恐怖,對嗎?」或「我喜歡這個,你呢?」顯示出女性總會想讓別人附和她們的感受和見解,又或是會在講話時用「大概、也許、不知道為什麼」等不定修飾語。

Natalie看到這篇文章,就把創作中所有含糊、不確定的字句統統拿掉,即便像渾身光溜溜地站著,完全暴露了自己真實的樣貌和情感,但她覺得改過之後確實好多了。她認為,提出清楚、斬釘截鐵的聲明,是在練習信任自己的心,學習堅持自己的意念

另外,運用名詞時,別說「水果」,要說「那是一顆石榴」,同樣地,講「窗台上的天竺葵」比「窗台上的花」好多了,單單天竺葵三個字便為我們勾勒出一幅更為清晰的景象。我們一旦曉得某樣東西的名字,便會覺得腳踏實地。

深入探究,突破困難

每當你覺得已經把該講的東西都講完時,不妨推自己一把,往前再走幾步。你以為自己已經完成,說不定才剛剛要開始呢。Natalie在教小朋友寫作時,他們往往會在寫出情節複雜的短文後,並不努力化解困難,而是用「這時我醒過來了!」作結。

即使你已經推了自己一把,並覺得有所突破,盡量再推一把,想辦法往前游出去,在浪頭上能停留多久是多久,請勿半途停下,因為那一刻不會一模一樣地重現,要是你現在不一口氣完成,以後想回頭再寫,會耗掉你更多時間──這是出自Natalie親身經驗的良心忠告。

在寫作的不是我們,

而是萬事萬物在透過我們寫作。

P218

投入完整的自己

心靈寫作

如果說你在寫作時是個作家,那麼你在煮飯、睡覺和走路時,也還是個作家。同時,如果你是為人母者,是畫家、馬、長頸鹿或木匠,你也會把這一點帶入你寫的東西裡面。這個身分如影隨形,你無法將自己與自己的一部分區分開來

用全部感官,深刻地傾聽

跨著禽獸的步伐,將周遭的一切看成你的獵物,並像禽獸一樣運用你的知覺。注意觀察貓咪,即便牠一動也不動時,所有的感官知覺依舊在運作:注視、傾聽、嗅聞。當你走在路上時,也應該如此,畢竟貓咪的腦袋裡可沒在想著待繳帳單或鍋碗瓢盆。

Natalie說,「寫作有九成靠傾聽。不單只是傾聽隔桌正向你說話的那個人,同時也在聆聽空氣、椅子與門,並且穿過那扇門,傾聽季節的聲音,以及透窗而來的各種色彩的聲音,傾聽過去、未來以及所處的當下──你聽得越深刻,就會寫得越好。」

讓你所有的感官知覺都保持專注,並關上講求邏輯的腦袋,允許一加一等於四十八。記得,與其陳述表面事實,「我讀六年級,我是男生,我住在歐瓦托納。」不如坦白真正的自己:「我是窗上的霜,幼狼的嚎叫,扁平的草葉。」

傑克‧凱魯亞克說:「散文寫作的要素是,對萬事萬物皆懷抱恭謹,敞開心胸,傾心聆聽。」敞開心胸,接收四面八方的聲音,這種深刻且珍貴的傾聽能讓你成為一面明鏡,映照你自己以及週遭的真實,喚醒深蘊在你內心的故事和影像。

忘掉你自己,與當下連結

上述的「自由書寫寫作練習」是為了要想辦法讓自己的心靈回到初始狀態,回到那些能量還沒有社會化的時候,把心靈實際上看到的和感受到的都寫出來,而不是我們認為自己該見到或該有的感受。

Natalie認為,初始的意念蘊含著巨大能量,能夠呈現出對某件事物靈光一閃的最初反應,但我們內在的信念會壓制住它們,因為我們生活在第二手、第三手想法的世界裡,思索再思索,遠離了和初始靈感的直接聯繫。

所以,忘掉你自己,隱沒至你所凝望的每樣事物。對任何事物有感覺,便徹底化身成對那樣事物的感覺。倘若你能捕捉那種感覺,或者嗅到、瞥見你與那感覺合為一體的剎那,那你就會寫出非常棒的作品。

接納真實的自我

如果你希望你的作品是完整的,那麼,務必宣示清楚自己從哪裡來,接受、擁抱並讚揚這一切,或者最起碼,接受這一切。

你從何處來會影響到你的創作,無論是說話方式還是用字遣詞,都會扣緊某種形式,可能是你兒時聽到的歌曲,或是你逛市場時聽到的拍賣聲。你並沒有寫下這些內容,卻用你自己的話和感覺寫了出來,就像插上插頭,通了電一樣。

Natalie是個猶太人,當她在以色列尋根時,領悟到她不但是個猶太人,也是個美國人、女性主義者、作家、佛教徒。生活在現代社會裡,我們不會只有一種身分,這讓我們的根越來越難挖掘,也越來越容易逃避,但要注意,如果你想逃避什麼,在筆下會一清二楚地展現出來

所以,她請你擁抱你的真實、你的根,縱使你的來處蘊藏著巨大的痛苦也不要逃避,以你自己為起點開始寫作,讓讀者深入你的心靈,但從這裡出發後,不要停下,一直走,邁向無邊無際的世界。

了解真正的自己,並從那裡著手寫起,

你將增進世人彼此的了解,從而幫助這個世界。

P260

從這本書,我學到的三件事

1.創作,從你的生活出發

所有的創作都是從自己、從生活出發的,但當同樣的日子過久了,我們可能會覺得生活都是無足輕重的小事堆砌而成,似乎別人的生活較為有趣。不過,別忘了有許多創作者,擅長將生活的零碎小事寫成值得一讀的作品、一則插畫或一首歌,他們帶領我們用另一種視角看這世界。

Natalie到亞利桑那州的霍比族保留地觀看蛇舞後,被廣袤的大地和神話般的儀式震撼了,但對霍比族人來說,蛇舞只是每隔一年便舉行的慶典之一,我們覺得其不凡,說不定他們還覺得城市人都過著美妙而新奇的生活呢!

因此,當你的生活一團亂,似乎找不到任何有趣之處,那就從「早上啃著冷掉的火腿三明治」開始寫起,又或者你的生活日復一日,寫下「同一班307公車,司機還是姓蔡」,也會有人產生共鳴。

2.記得為創作留白

Natalie提醒我們,一直創作並不會比較好,要記得安排休息時間,或者直接去洗碗、被小孩玩,做些完全不一樣的事情。我認為所有從事創意工作的人都應該要為生活留白,即便只是對著天空發呆也好,反正靈感常常在放空的時候冒出來──我就常常在準備入睡時突然有新想法!

以前在學攝影時,老師提醒我們不要忘記畫面的留白;在當菜鳥編輯時,前輩也提醒不要忘記排版的留白,因此,我覺得所謂的「留白」是一種留出彈性空間或時間的概念,任何創作有一點留白能夠讓人有更多想像空間,而在時間表上留白,可以讓自己安排行程時更有彈性、更自由。

3.不要忘記聯繫這個世界

其實,書中有提到多多認識同好,可以互相理解和支持。Natalie會不定時舉辦「故事圈」或「寫作馬拉松」之類的活動,甚至會找寫作好友一起跑到咖啡廳寫作或旅遊,她說,雖然藝術家是孤獨的,卻也別真的總獨自一人,還是得走出去看看世界,與其他人聯繫。

稍微提一下「故事圈」的活動,我覺得挺有趣的。Natalie會找大概10人來參加,在幽暗的夜裡點一根蠟燭增添氣氛,而她會事先準備好一個箱子,所有人在紙條上寫下故事題目投進箱子裡,活動開始時抽一張紙條,念出題目後,從隨意一人開始講知道的或親歷的故事,直到每個人都說完。

最後,Natalie另一個聯繫世界的方法是,遠離家裡,試試到咖啡館、餐廳或自助洗衣店裡寫作,她說:「寫下你自周遭捕捉得來的種種細節,將這種細節和你自己躍動的思緒結合在一起,外界的熱鬧喧囂可以刺激並喚醒你內在潛藏的感覺。」

│免費支持│拍手5下, 支持我跟你分享更多好書

Share this post

「閱讀很重要,但生活也是。」相信閱讀是生活的一部分,而生活也是閱讀的一部份,目前的身分是文字工作者二度就業中。有任何合作事宜,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