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學以致用法》是一本講述如何「化輸入為輸出」的輸出大全,作者樺澤紫苑認為,「輸入就是把情報或資訊放入大腦,而輸出則是針對放入大腦的資訊做處理,然後表現出來。」簡單來說,讀和聽都是輸入,說和寫則是輸出。
也就是說,看書、聽pocast、看yt影片、學習課程等等都是「輸入」,要能夠向別人說明、寫成文章,甚至進一步教導別人才算是「輸出」。作者認為,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每個人都花費太多時間在做輸入,可是,輸入改變的只有我們自己的大腦世界,要輸出才能改變外面的真實世界。
本文目錄
輸入和輸出的黃金比例為3比7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心理學家蓋茲博士(Arthur Gates)曾做過一個實驗,找來100個年齡介於10至14歲之間的中小學生,讓他們用9分鐘背下名人年鑑裡的人物資料,但安排給每組的記憶時間和練習時間有不同比例,最後成績最高的,是花費6成時間在練習的組別,而年紀越大的人,輸出比例越高,成績最好的是練習時間約7成左右。
改變輸入和輸出的比例
相比「讀」和「聽」,「說」、「寫」和「行動」能夠透過運用運動神經和肌肉獲得「運動性記憶」。運動性記憶的特徵在於,一旦記住,幾乎不會忘記,就像學會騎腳踏車便不會忘記一樣。
作者曾經做過一個實驗,針對30個看過《被討厭的勇氣》的人提出問題:「請解釋阿德勒心理學的定義。」真正能夠做出回答的,僅僅是3個人,也就是一成的比例,而其餘的人根本說不出個所以然。
因此,他認為,與其一個月讀10本書,但沒有任何輸出,不如減少輸入量,改成每個月讀1本書並確實輸出,會更有成效,而且在該本書輸出完成之後,才能再讀下一本書。
輸出要有反饋才會成長
所謂的「反饋」,是在輸出後到下一次輸入前的步驟,也就是評估上一次輸出的成果,經過思考整理,在下一次輸出時進行調整,具體行為是重新檢視、反省、改善、修整方向、微調、探究原因等。
作者建議,每一次遇到疑惑或失敗,都盡量探究原因,想辦法解決,不懂的地方就請教他人,並且想辦法優先「發揮所長」,增強自信,有餘力才克服弱點。
閒聊就是一種輸出方式
輸出有很多種方法,即便是最簡單的閒聊也算,作者建議大家可以針對自己讀過、聽到,以及體驗過的事,利用語言、文字等方法分享給別人,不過,無論是什麼感想,都記得要說出「自己的想法」或「自己的發現」。
說話的藝術
在這一部分,作者介紹了「以科學為根據的表達術」,提倡用正面言語來表達,因為批評、指責,反而容易陷入負面思考,如果想讚美下屬,也要記得具體一些,讓對方知道怎麼做才適切。不過,我覺得這部分有很多人際關係上的建議,以下介紹兩點與學習比較相關的:
►向自己和他人提問
對於還沒有學過的事物,在學習之前向自己提問,能刺激大腦活動,去尋找更多相關資訊,並且大幅提升記憶的效率。因為大腦有「選擇性注意」的功能,要啟動這項功能,就要像在google搜尋一樣先輸入關鍵字,也就是「提問」。
此外,在討論中「適當的提問」,可以加深討論的深度,因此在聆聽的過程中盡量「邊聽邊想」,並且在參與討論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不僅能提升記憶,也能問出更多好問題,使討論的內容更加深入。
►利用說明鍛鍊大腦,再進一步教會別人
「語意記憶」是指關聯度較低的組合,如數學公式,而「情節記憶」指的是過去發生的事情或體驗,也就是像故事一樣的記憶,比如說,如果歷史老師上課時能夠講該段歷史的故事,通常會比念課文來得記憶深刻。因此,若能將說明的內容加入情節或其他描述,會更好懂。
要是能進一步透過教導別人,知道了不足之處在哪裡,會成長得更快。作者建議一開始可以跟朋友互惠,教對方不擅長的事情,或者參加讀書會、研習會等活動增加練習機會和人脈,最後,要是有機會成為講師是更好的,如果成長起來,甚至能進一步成為專業講師。
寫作的技巧
►手寫和電腦打字有不同作用
透過MRI(核磁共振成像)掃描手寫中和打字中的大腦,發現只有手寫的時候,大腦中語言處理相關的布洛卡區(Broca’s area)才會產生作用。但因為兩者各有優點,作者會先用手寫的方式激發靈感和想法,最後才進入電腦做彙整、列圖表。
►如何寫讀書心得
對很多人來說,寫讀書心得似乎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尤其每年到了「中學生閱讀心得比賽」就會看到「如何寫讀書心得」的google搜尋量往上飆。如果你有這樣的困擾,作者提供了簡單的架構,讓你用最快的速度寫出自己的讀書心得:
前半段先寫「讀書之前的自己」(Before),例如有什麼疑惑、困擾等,後半段寫讀完書之後的自己(After),例如原本的問題,讀完書後可以怎麼解決。「After」可以拆為「發現」和「TO-DO」,「發現」就是這本書帶給你什麼啟發,而「TO-DO」就是你會採取什麼行動。
一開始可以先套用這個架構各寫一行:
Before | 我是個非常容易緊張的人 |
發現 | 適度的緊張可以提高專注力和表現 |
TO-DO | 先從「深呼吸」開始練習 |
接下來根據這個架構寫入內容:
Before | 以前,我是個非常容易緊張的人。我會責怪自己為什麼這麼容易緊張,甚至討厭自己,我不知道該怎麼做才能戰勝緊張的情緒。 |
發現 | 如此容易緊張的我,讀到《XXXXX》這本書,提到「○○○○○○○」,感到○○○○○,原來○○○○○○,而且書中還提到○○○○○○,讓我理解到緊張是○○○○。 |
TO-DO | 最後,這本書介紹了很多控制緊張的方法,如○○○、○○、○○,我想先從最簡單的「深呼吸」開始練習,學會控制過度的緊張後,現在,我已經不害怕緊張了。 |
看完這本書,我學到的3件事:
不管你幾歲,永遠來得及
作者在後記寫到,他是在40歲以後才開始落實「輸入與輸出比例是3比7」的原則,從那之後的10年內,他寫了28本書、發行3000則以上的電子報,上傳了1500部的影片。因此,就算已經不年輕了,只要持續轉動輸入和輸出的循環,就能夠鍛鍊大腦。
而且,德國海德堡大學的一項研究顯示,雖然30到60歲間的反應速度和謹慎度比30歲以前低,可是,隨著年齡增長,答題正確率反倒提升了。可見,有心學習與成長,永遠來得及,記得之前台灣有一位97歲的老人家還拿到南華大學哲研所的碩士學位(新聞連結),也是很好的例子。
要想辦法持之以恆
不管你今天用什麼樣的方式輸出,要想改變過去的自己,最重要的方式還是「持之以恆」,作者本身的故事就是最好的例子:他所經營的部落格每天都會發行電子報,已經持續了13年,而facebook也會每天貼文,持續8年,甚至他還經營youtube頻道,持續5年每日更新。
那麼,他在擁有正職的情況下,應該蠟燭兩頭燒了吧。但實際情況是,他每天晚上六點以後就不工作了,並且每個月會看10部電影、20本以上的書,每個禮拜上4到5次健身房,每個月聚餐10次以上,甚至每年出國旅行30天以上。
作者提到,他能夠達成生活的平衡,完全是因為下了許多工夫在研究輸出方法,想盡辦法讓輸入和輸出達成平衡,成功讓學習和自我成長的速度達到極限。
他用他的真實人生,告訴你,如何用輸出達成轉變。
想經營部落格,先寫出1000篇來
作者在最後一個部分「行動」裡,有提到「成為人氣部落客的公式」就是「100-300-1000法則」,這是他花費20年時間得到的經驗談──當你網站的優質文章超過100篇,會有固定的人來看,等超過300篇,就容易出現在搜索的前幾頁,等超過1000篇,顯示在搜尋第一頁的文章就會越來越多。
這就是為什麼大網站擁有的流量是最多的。所以,他認為,既然要寫部落格,至少要有1000篇以上的文章,如果一天寫一篇,就必須花三年時間,可以的話,盡量找自己感興趣的主題來寫,因為越狂熱、深入和專精的文章,反應會越好。
最後,他鼓勵大家要成為「情報發送者」,而非「情報接受者」,並希望大家在接下來的時代裡展露自己的個性、狂熱而專精的知識和經驗,避免被人工智慧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