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銷讀書筆記

【讀書筆記】社群專家帶你了解社群的運作本質《小群效應》

image 3
圖片來源:博客來

小群效應》的作者徐志斌曾在騰訊任職8年時間,也是中國社交網絡早期的參與者及推動者,後在微播易(提供橫跨中國25種以上主流社交平台的一條龍廣告採買)擔任副總裁,現在則是見實科技(專講小型應用程式的微信自媒體)創始人。

他為了寫這本書,花費2年時間收集各社群的資料,當然也踢過鐵板,初期甚至把草稿放上網路讓大家給意見,是真的很用心地撰寫內容。換言之,如果你想了解中國的社群經濟,參考如何經營社群平台或APP,這本絕對要列入必讀清單。

至於何為「小群效應」?作者的結論是,「大型社群及其高價值效果是由無數小社群構成的。用戶活躍在小群之中,更容易受到小群影響,而人們在小群中活躍並進行分享,引發病毒式傳播和高轉換率的現象,就是『小群效應』。」

人人都想進大群,人人活躍在小群

人性的弱點

從遠古時代開始,我們人類就會自然而然聚集在一起成為聚落,乃至發展成部落;在沒有網路的年代,也有各式各樣的團體,那個年代的人們可能因為興趣相近、出身相近、目標相近而聚集在一起;直至今日,網路社群平台興起,我們更容易、更快速地建立起社群。

但當網路社群平台巨頭發展成熟,人們使用手機的時間越來越多,對大社群的關注反而變低,轉向更小、更熟絡的社群互動,因此,作者認為,「要影響一個人的購買決策,最好的方式不是衝上去向對方推銷,而是透過影響他的2-3位好友影響他。

百萬粉絲經營法則》也提到相關的一個例子是母親節活動影片,原本廣告目標是放在45歲左右的女性,最後他們決定先推送全部用戶再觀察,沒想到最後,影片大半是由20歲女性轉給母親看。

line2 01 1

組建活躍小群的要素:三近一反

小群的活躍互動與分享會帶來兩個好處,一是高註冊的轉換率與快速增長,二是更加穩定的黏著和留存率,作者認為,如此一來,才能帶來更大的商業價值。「三近一反」介紹如下:

地域近即用戶所在的地點相近。像同一個社區、學校、公司,甚至是住在同一個行政區,以書中收集到的「陌陌」數據,地點是天然的人群區隔和劃分工具。
興趣近即用戶的興趣雷同。作者認為,相似的興趣是催生大行社群的主要動力之一,不過同樣是興趣,人們還是會關注和自己密切相關的問題。
年齡近即用戶的年齡相近。不同的年齡層有不同的使用習慣,如年輕用戶更願意嘗鮮,其他用戶則不習慣改變。
指相互幫助又存在衝突和合作的兩方,除了性別相反,還有商業的甲乙兩方、供需雙方等。

作者指出,「三近」可以讓用戶聚集成各種社群,並促成社群的擴散、黏著、活躍;「一反」則能讓社群成員強而有力地黏合在一起,打開商業化的大門。

>>依照維基百科,「陌陌」是一個以地理位置為主的社交應用APP。使用者可以向附近的其他使用者發送免費的文字、圖片和聲音訊息,以及當前的地理位置訊息,也可以參與群組討論或在當前位置打卡。

line2 01

連結者

上面提到,來自好友和「相似人群」的推薦訊息,會影響用戶的購買決策,那麼,如何穿透無數小群,讓訊息擴散出去,就成了關鍵因素之一。而要理解如何擴散訊息,作者建議,找出社群成員中的「連結者」在哪,以及了解他們是什麼樣的人

根據收集到的數據,KOL的影響是全面性的,可以大面積覆蓋用戶的注意力,但若是該KOL粉絲都沒轉發和分享,訊息就會停留在第一次擴散的層面上,達不到廣告的效果。於是,作者研究收集到的社交數據後,發現病毒式訊息會先由KOL發送,經由一個帳號連結別的用戶又連結到別的KOL,才二度擴散。

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圍繞在KOL周圍又擴散出小圈子的高影響力粉絲,另一種則是僅分享給幾個好友的用戶,但引發了連鎖反應,擴散到更多小圈子。後者就是能將訊息分享出去,並串聯起不同社群,讓訊息在無數封閉的小群中擴散的「連結者」

也因此,除了目標用戶要建立理想顧客檔案(TA)之外,連結者檔案也必須要建立起來,包括:他關注了哪些KOL?經常討論的話題?分享的網址?說話的風格?發貼文的類型?發文的時段?參加過的線上/線下活動?並推敲出該用戶可能期待什麼類型和主題的活動,又是聚集在哪些KOL周圍。

最後,作者認為,社群工作者不僅僅要研究「連結者」,還要想辦法將「普通人」換化成「連結者」和「意見領袖」,才能讓社群持續活躍。

line2 01 1

永續社群的3階段

►工具性

「工具性」是用戶加入社群和產生黏著度的基礎。也就是要回答「你解決了用戶的什麼根本性問題」,這個回答甚至決定了能否進入「病毒性」階段,後續會討論關於工具性問題的6個隱性訴求。

作者指出,只要你持續提供優質內容,即便不是社群成員也能享受到社群輸出的價值,就能藉此培養穩定的外部流量來源,此外,當用戶增加,就要用不同內容分流人群,以保持高頻率的互動。最後,注意社交網絡有所謂的「三年發展週期」,每隔3年就要調整「你解決了用戶的什麼根本性問題」的回答。

►病毒性

「病毒性」就是社群的訊息擴散速度、潛在用戶覆蓋範圍,及新用戶的流入速度,這些與社群的「工具性」功能息息相關,如果社群做不到「工具性」功能,就無法進入「病毒性」階段。而這一階段的強弱,關乎社群能不能進入「長連結」的變現效能。

作者提到,病毒式的擴散與兩個問題有關:

  1. 用戶為什麼要點擊這條訊息?(工具性)
  2. 用戶為什麼要分享這條訊息?(病毒性)

第一個問題代表用戶轉換,第二個問題代表訊息快速擴散,用戶大多會因為「共鳴、好奇、想學」而點擊一則訊息,又會因為「想塑造自己在他人面前的形象,想維繫和某個社群之間的關係,或想表達某種訴求」而主動分享、擴散某則訊息。「工具性」和「病毒性」的組合則可以提升訂單轉換率。

►長連結

「長連結」即用戶轉換速度和轉換成本、持續活躍時間與次數,及付費次數和級別等,如果社群做到「工具性」功能,進入「病毒性」階段,就要考慮粉絲如何留存,並在社群中持續活躍──如果粉絲覺得待在這裡不好玩了,無法帶來更多啟發和幫助,就會直接離開。

因此,作者認為,想解決這樣的困境,就要設立「用戶進階機制」,使能力匹配的用戶在一起,讓用戶隨時保持進步──有挑戰,才會有愉悅感,用戶才會投入更多時間

>>書裡是「用戶轉化速度和轉化成本」及「用戶轉化」,但考慮到台灣這邊都是譯為「轉換」,如轉換率(conversion rate)、行銷漏斗(conversion funnel),所以改為「轉換」,如果有任何問題,歡迎留言指正。

如何提高社群活躍度

小群效應

根據作者收集到的數據,大部分社群都是被浪費乃至消亡的,那麼,人們是基於什麼樣的理由停留在社群當中?或者說,人們加入社群的目的究竟是什麼?作者在騰訊服務期間,與同事歸納出一個結論:用戶加入社群的目的,會左右社群的生命週期

line2 01 1

加入社群的6大動機

前文提到「解決了用戶的什麼根本性問題」是社群的基礎,也就是「工具性」,而豆瓣技術副總裁耿新躍認為,在「工具性」功能下,用戶大多隱藏著以下6個訴求:

問答求助包括用戶想獲得的實質利益、解決當下的某些問題等。
炫耀在同類與內行人面前炫耀會更有成就感。而且,這個行為特別有影響力,不僅可以解決用戶的黏著、活躍等問題,還能擴散訊息。
尋求共鳴是常見的情感需求,用戶表達對某件事情的想法是為了得到別人的肯定。
分享知識和資訊這類利他行為也是常見的驅動力(也可能是為了獲得影響力和榮譽),能幫助企業善用社群(個人認為讓用戶「分享知識和資訊」也是內容行銷的一環)。
管理和儲備潛在關係用戶一直潛水不退群,有可能是為了隨時找到某些關係、儲備潛在關係鏈,及維繫和某個社群的關係等等。
擁有共同認可的長期目標和價值觀優秀社群大多能形成統一且有影響力的文化,成員有共同認可的長期目標和價值觀,並能傳播至社群以外,影響更多的人。
line2 01 1

社交6大驅動力

作者認為,促使我們在網路上社交的驅動力有六種,分別是:榮譽驅動、利益驅動、關係驅動、事件驅動、地域驅動、興趣驅動。其中,「關係」與「地域」是社群最關鍵的基礎驅動力,而這本書所談的小群效應就是關係驅動力帶來的社交紅利。

於是,在用戶增長紅利的時代結束後,作者建議,我們要深刻了解社群中人們的行為習慣、社群運轉規律,並將其與自己的產品和營運結合起來,才是獲利的關鍵所在。

榮譽驅動用戶為了獲得虛擬的榮譽和地位,塑造某個自己想要的形象,會持續不斷地投入時間、資源和金錢。
利益驅動企業或社群給予用戶充分利益,或者引導用戶主動獲取想要的利益,以此確保用戶活躍、黏著,實現營運目標。
關係驅動指人們因為各種社交關係而聚集在一起,如親朋好友、同行交流、辦公室同事。像這類強調關係的社群會比事件來得長久一些。
事件驅動通常是為了完成某件事情而協作的社群,像是會議、活動群組、旅遊討論群、專案工作群等,但維持不久,事件結束後就難以持續。
地域驅動活躍小群的要素之一,作者以「朋友印象」和「陌陌」的數據來說明,用戶對於距離的敏感程度極高,而「社區」、「學校」、「辦公室」組建的群是最活躍的。
興趣驅動活躍小群的要素之一,但興趣範圍不能太大或太廣泛,因為人們大多願意關注和自己密切相關的問題。越小眾的興趣,越能讓用戶明確了解自己是這個圈子中的人。

本書針對關係驅動、榮譽驅動和利益驅動的講解較為詳細,並簡略提及地域驅動和興趣驅動,事件驅動則是帶過而已,但在某些強力的模擬關係中(如選秀節目的打賞出道),會帶動強大的事件驅動力──我將你的目標視為我的目標,並自覺地分配時間、精力和資源,去幫你實現目標。

以這六大驅動力的性質來說,關係驅動和地域驅動是基礎力量利益驅動和榮譽驅動則能破冰和擴散(贈品和比較之類),至於興趣驅動和事件驅動則多在社群內發生作用。此外,這6種驅動力還可以相互排列組合,比如:興趣+榮譽+關係推動了微信讀書和全民K歌的壯大、滴滴紅包是利益+關係的結果等等。

從這本書,我學到的三件事

1.互動比流量更重要

書裡提到,比起訊息的覆蓋面是否夠廣,是否能夠實現二次傳播、乃至三次以上的傳播,才是更重要的事。大群人數多,但為了避免被訊息轟炸,大家反而在加入後關閉通知,而小群因為有成員相互認識、信賴和互動頻繁的優勢,反倒較為信任群裡傳播的訊息。

因此,比起追蹤數,要更注意的是粉絲的互動頻率,本書提出了塑造社群向心力的3個方向:說故事、創造暗語和模擬關係說故事是一種加強集體記憶的方式,促使大家為一個共同目的合作,甚至擴散出去影響社群以外的人;創造暗語則是社群參與者才熟悉的說話方式;模擬關係則是幫粉絲取名、成員互稱兄弟姊妹等模擬真實關係的形式。

另外,作者還提到儀式感活動,像入會挑戰測試、新人的歡迎儀式,甚至每個成員都可以在暱稱前加上社團名稱,以增加歸屬感。

2.社群關係是變動的

書中提到社群有7種樣貌,像街頭市集、商場,或是社團圈子、俱樂部等,前者如「我是新北人」或一些只有廣告沒有互動的社群,後者則是依照興趣聚集起來的社群,如閱讀社群、馬拉松社群等。

其實像商場類的社群可以做得很大、很有商業價值,超大型商場類社群被作者稱做「百貨商場」,類似台灣的ptt或dcard,你可以在這裡找到各種圈子加入。至於興趣類的社群,我覺得各社群平台的社團就有非常明確的輪廓。

當社群人數一多,作者建議要引導用戶分流討論不同話題,書中舉例,像父母的社群就有夜奶打卡、主婦話題等活動,或者,建立進階用戶的圈子讓用戶有成長的動力。

3.經營方式沒有好壞

作者建議,按照社群的規模,應該要有不同的經營模式。早期的社群經營需要做許多硬性規定,以保持社團的發文和互動秩序,但等規模變大,就必須下放權力,讓用戶更願意發文互動,增加更多元的內容,讓社群更有活力。

上述的營運方式,以經營者的控制強度而言,分為強和弱,兩者之間並沒有好壞,端看經營者要努力消耗用戶的時間,還是要讓用戶們愉快地消耗對方時間。畢竟,社群原本就是為了吸引用戶投入更多時間而設,最後,書裡提到,在實際的操作上,很多社群其實是採用兩種強度混搭的經營策略。

│免費支持│拍手5下, 支持我跟你分享更多好書

Share this post

「閱讀很重要,但生活也是。」相信閱讀是生活的一部分,而生活也是閱讀的一部份,目前的身分是文字工作者二度就業中。有任何合作事宜,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