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你該跟未來學家談談》這本書,顧名思義,是一本未來學家所寫的自助勵志書,你可以從這本書裡學到怎麼塑造自己想要的未來,而未來,都和人有關。
即便是現在正夯的AI人工智慧,也是由人類所打造出來的。自從第一把手斧開始,人類就不停地在打造更省力、更省時的工具,這是基於我們的原廠設定,可想而知,除非末日真的來了,否則,科技只會越來越進步。
本書作者Brian David Johnson相信,我們在人生中所做的每件事都始於人,終於人,或許過程會用到很多科技與製程,但起點與終點永遠都是人。他寫下這本書,是為了讓讀者相信,自己真的有能力可以想像、設計、打造想要的人生,但要積極參與過程。
為了讓這本書更好上手,Brian提供了6個快問快答的小練習:
- 想像你想要的未來。
- 像未來學家一樣思考未來。
- 想出能對你的未來發揮積極作用的3個人及與其談話的方式。
- 找出阻礙在哪裡,並如何克服阻礙。
- 深入思考自己與科技的關係,甩開焦慮。
- 正視自己的恐懼。
- 如何開始行動的第一步及什麼阻礙了你。
除了上述的6個小練習,為了更好理解運用的方式,書中有9個真實案例讓你能投射其中:
- 想改變現況、卻不知該如何進行的行銷主管。
- 協助新創公司的創辦人展望財務上的未來。
- 讓身處絕望境地的人了解,她有不同的選擇。
- 為大型保險公司代理人的下一代釐清職涯。
- 協助想找尋第二春的舊友,思考理想中的伴侶關係。
- 為小型歷史博物館董事會規劃如何與社區共創未來。
- 幫安全研究人員為孩子找出罹患糖尿病後、更有希望的未來。
- 思考機器到底會不會搶走你的工作。
- 因新聞而過度焦慮的老朋友找出真正的恐懼源頭。
看起來真的很像心理輔導,但我們遇到未知的事物,原本就容易有恐懼、焦慮或不安的情緒,未來學家所要做的不是心理輔導,而是協助當事者去釐清自己的內心,並且展開行動,只要能參與其中,未來就會變得更加真實,不再只是一團迷霧。
為了讓你更理解這本書在說什麼,我會從「未來學家在做什麼」開始談起,並說明什麼是「打造未來的三階段」,最後提供兩個書中案例及我的結語。
>>如果你喜歡看TED演講,Brian曾經在2016年上過TED X Hollywood講解「未來的暗黑預測」,主要談述科幻驚悚片如何影響我們的決策、操弄我們的恐懼,有興趣的話可以點開影片連結。
本文目錄
未來學家在做什麼?
根據大英百科全書的定義,未來學(futurology)隸屬於社會科學,是利用各種工具與方法研究當前趨勢以預測未來的一門跨領域學科,涉及政治學、經濟學、哲學、社會學、歷史學等等,但本書作者Brian David Johnson自認不是預言家,而是應用型未來學家。
Brian的工作內容,是協助各類組織探索10到15年後可能發生的未來,包含正面的和負面的,並為此積極布局,實現最美好的未來,避免負面的情況發生。
過去25年來,他不僅與商界合作(最知名的是英特爾),也為科技雜誌撰稿,曾以工程師的身分擁有多項專利,出版過4本科幻小說,目前在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科學與想像力中心」擔任研究員,也在Frost & Sullivan創新公司任職。
由於大眾對「未來學」不太了解,Brian總是能遇到許多人對他的工作有所疑慮,不管是客戶,還是親友,或是講座時遇到的各類人,所以,在書裡,他要釐清兩項迷思:
真正的未來,不像科幻小說
在第二章開頭,Brian說明了三個未來的關鍵真相,基本上可以集結成一句話:「未來不像科幻電影或小說寫的那樣,只會很像現在,我們不需要癱坐著,被動接受這些事件的到來,而是要參與其中。」
就像1989年《回到未來2》這部電影對2015年有許多新科技的想像,例如飛天汽車、會飛的懸浮滑板、餐廳機器人服務生、自動綁鞋帶的球鞋、露天3D全息立體廣告等等,但不僅僅是2015年沒實現,到了2023年為止,還真沒有一個是徹底實現的,只有比較接近的項目,比如整容術,可以靠醫美實現,只是,依然有技術上的限制。
所以,Brian認為,現在再往後推20年,我們的生活場景依然不會有什麼翻天覆地的改變,如果你相信那樣的未來,就會有種無力感,似乎只能被動接受這樣的變化,況且,科幻電影或小說不過是一種刺激性的娛樂,需要對立、驚悚與緊張感,才會吸引人花錢觀賞。
未來學家不是預言家
身為未來學家,很多人期待Brian能預測未來,可是身為「應用型未來學家」,他的工作不是要「猜對」,而是要「弄對」,為了更好的鑄造未來,他會和共事的組織展開跨部門訪談,探索其獨特的需求,不僅要從人類學、工程研究、市場調查、科技等多個觀點切入,也需要使用大量數據來為其模擬出不同的未來。
因此,他拒絕為媒體提供所謂的預言。
目前,商界和政府會和未來學家合作,將未來學作為風險管理策略的一環,應用在長期策略、避險等方面,其實我們每個人也經常應用未來學,如「想像你最完美的一天」、「你的葬禮訃聞」等等練習,都是利用想像力打造願景的方式。
至於Brian提供的「鑄造未來三階段」,其實是「以終為始」為基礎,反推當下該做什麼,但在過程中有點不一樣的是,不是要你關起房門來冥思苦想未來該長什麼樣,而是要你走出門去,找人、找組織、找專家談談,才開始擬定行動計畫,慢慢把自己推向那個想要的未來。
>>台灣淡江大學在2002年成立未來學研究所,後在2021年成立教育與未來設計學系,有興趣的話可以到官網看看,不過,「未來學」是一門新興的跨領域學科,全球教授這門學科的學校也不多,台灣僅淡江一家學校獨辦。
打造未來的三階段
第一階段:描述自己想要的未來和不想要的未來
「你想要什麼樣的未來?」
這絕對是個大哉問,《內在原力》作者愛瑞克曾在受訪時說,當年他沒考上第一志願台大商研所,覺得崩潰,跑去找系上教授談,教授問:「那你未來想過什麼樣的日子?」他想了想,說:「可以跟妻兒去草地上野餐,過悠閒的日子。」教授又問:「這樣的生活一定要台大商研所畢業嗎?」他這才想通。
Brian認為,我們應該盡量對未來大膽想像,並想像你在那個畫面裡做什麼,並且,不要用以前的方式去描述,要有創造性,要具體,如「我想要有用不完的錢」,非常模糊,除了積極的面向,也要寫出「自己不想要的未來是什麼」,預測未來的威脅有哪些。
最後,他想提醒你的是,你真心想要的未來,才有實現的可能。
第二階段:找到幫助自己的人、工具和專家
在Brian的觀念裡,所有的未來都與人有關,在你寫下自己想要的未來之後,就開始要尋找3種助力:
- 有什麼人可以幫你?
- 有什麼工具可以幫你?
- 有沒有該領域的專家可以幫你?
這個「人」,可能是你需要家人的支持,也可能是你需要找到相關的群體,或者你需要找很多相關領域的人來談,書中提到一位負債又絕望的女性打電話向Brian求助,他問她想要什麼樣的未來,對方說想要復學,但沒有錢,Brian建議她找想要去的學校談談,因為協助學生上學就是他們的工作,後來,她藉由在學校半工半讀開始存錢。
如果你想轉職到某個領域,卻不知道該怎麼做,請該領域的人喝杯咖啡也是一個辦法。但在和人互動的過程中,要注意5個原則:
- 互惠原則:別人幫了你,你也要提供機會幫助別人,比如請對方有什麼問題可以找你。
- 盡量把人連結在一起:介紹一些適合的人相互認識,網絡的力量越大,你的力量也越大。
- 避免有毒的關係:若對方不支持、嘲笑你的願景,不必讓他們加入。
- 保有真我:接納真正的自己,不需要假裝成另一種樣子。
- 一直認識不同的人:隨時睜大眼睛找尋適合的隊友,鑄造未來不是一次就完成的事情。
Brian建議找尋助力的過程最好長一點,他大概都給組織三到六個月的時間去完成,如果是個人,也最少要兩週的時間才會有進展。這個階段因為已經開始做出改變,可能會覺得有些不適應,但要明白,這是正常的事情。
第三階段:以終為始,「逆向鑄造」想要的未來
等上兩個階段都完成以後,才進行下一階段的步驟。到了這一階段,就要開始規劃明確的步驟,不管未來與現在的距離有多遠,都不要緊,分為三個行動點:
- 中途點:「現在的你成為最終的你」這趟旅程的中間,必須發生什麼事,你才能到達中途點?
- 前哨站:上面是過了二分之一的旅程,這裡要你再回推約四分之一的旅程處,必須發生什麼(這裡算是你轉向的起始點)。
- 下星期一:具體而清楚的下一步行動,通常不太難,如開一個帳戶存下要上課的錢等等。
>>如果對規劃職涯有興趣的話,可以參考這篇規劃25、35、45的職涯落點《人生的長尾效應》,討論職涯動力是什麼,以及職涯轉換該如何進行。
實例1:想改變現況、卻不知道要做什麼的人
蘇珊約40幾歲,是一個大型科技公司的高階行銷主管,在業界備受敬重,她想改變現況,不想再做同一份工作了,卻不知道接下來該怎麼做。
Brian提醒她,「不想再做重複的事不夠明確。」建議可問自己更具體的問題,比如「想坐擁豪宅嗎」、「想擁有一艘豪華遊艇嗎」或「想成為公司老闆嗎」之類的,更能釐清想要的生活是什麼。
第一階段:描述自己想要的未來
由於蘇珊還需要時間探索,兩人又經過六個月的時間才碰面第二次。
上一次見面後回去,她便和丈夫討論各種想要的未來,達成共識後,她全心投入第一個描述未來的思考階段,花許多時間拓展社交圈,和各種新創企業、非營利組織和非政府組織的人碰面喝咖啡或用餐,只要是有意願參與的機構都會去試。
與十幾個人碰面之後,她感覺自己對於未來的想像越來越聚焦──她想利用過去在大企業的經驗,協助創業女性找到自己的成功之路。
明確自己的未來劇本後,蘇珊準備好和其他人一起研究這個想法,進入下一階段。
第二階段:找到幫助自己的人、工具和專家
由於蘇珊沒當過管理顧問,開始探索有哪些助力可以推動她成功:
- 讀了很多關於轉職的書籍和文章。
- 運用現有的人脈和後來找到的專家來接洽這個領域她敬重的人。隨著她分享越來越多關於自己的未來故事,獲得的迴響就越大,也開始有人想直接聘請她。
- 蘇珊從無數會談中找到一位和她有著類似經歷的導師,和對方合作了好幾個月,擬定出轉型計畫,之後想與顧問公司合作,只提供服務給她所看重、及願意提升職場平等的公司。
第三階段:以終為始,逆向鑄造想要的未來
為了實現想要的未來,最後是擬出具體的步驟,而蘇珊的計畫如下:
- 中途點:在顧問圈建立可信度和專業,因此,要持續在網路上發表文章,活躍於社交媒體,並在研討會和其他業界活動中演講。
- 前哨站:建立觀點和累積個案,這樣才能宣傳自己。
- 下週一:做相關研究、整理一份研討會清單、爭取演講的機會,在財務上做點犧牲等等。
蘇珊做出最後一個階段的計畫後,因為已與丈夫達成共識,便直接在與Brian第二次碰面前幾天提出辭呈,並且,迫不及待執行接下來的一連串行動步驟。
實例2:得到某種現有科技無法根治的疾病
艾爾是軍方人士,從事安全研究的工作,他兩個兒子,在四歲和七歲的年紀分別被診斷出罹患第一型糖尿病,與Brian談起時,已持續了五年之久,自從這件事之後,由於兩個孩子的血糖在半夜忽高忽低,他很久沒睡個好覺了,當然,血糖是能控制的,無法控制的,是他對孩子未來的擔憂。
第一階段:描述自己想要的未來和不想要的未來
和前一個人相比,艾爾想要的未來非常明確,「如果沒有解藥,我希望兒子越健康越好。這表示他們要獲得最好、最新的科技來維持身體的狀況。」目前,因為有「連續血糖偵測儀」這項科技產品能即時監測孩子們的血糖值和精算過的胰島素份量,並把資訊傳送到艾爾的手機,還算是過得去。
但艾爾總是想,是不是還有更好的科技還沒用上,好像這一切無法控制與預料,總是要等醫生、保險公司或某個不知名的大型生技公司來拯救他們的感覺。
從對話中,Brian理解到艾爾想要的未來分成兩部分:第一個部分是盡力而為,做到最周全的地步;第二個部分是覺得自己掌控一切,擁有安全感。
第二階段:找到幫助自己的人、工具和專家
由於艾爾對自己想要的未來非常明確,Brian直接引導他進入下一階段:
- 在這個未來裡,有誰能幫他做到這些,把相關的人都寫下來。這包括哪些大學?哪些公司?有沒有什麼支持團體或特定的人在分享這些研究?只要開始打聽,就會更加清楚發展現況。
- 在這個未來裡,有哪些組織或科技能推動他往想要的未來前進。
- 最後,找到該領域的專家。比如,以前有哪些人做過這些事?有誰成功實現過你展望的未來?
和糖尿病患者相處五年,艾爾早已吸收非常多知識和資訊,只是沒花時間去整合,他不僅知道美國青少年糖尿病研究基金會在他的住處附近有個分會,還知道加州的大腳生醫公司在胰島素輸送方面做了很多革新。
Brian知道,大多數人只要開始留出空間思考未來,一切都會開始變得明朗,雖然需要做更多功課,但只要允許自己去想像未來,就是這段旅程最關鍵的一步。
第三階段:以終為始,逆向鑄造想要的未來
接著,Brian為了讓艾爾理解整個旅程,也分享了最後一個階段「逆向鑄造」,如果他想要未來能完全掌握糖尿病治療的前沿科技和潛在療法,就需要達成下列三個行動點:
- 中途點:積極參與大腳生醫公司、糖尿病研究基金會和各種組織的研究。
- 前哨站:聯繫這些團體,或看看身邊有沒有人認識裡面的人。
- 下星期一:持續腦力激盪,列出待辦事項的清單。
Brian認為,艾爾對科技的恐懼,其實與科技完全無關,當規模太過龐大時,人們就會開始害怕,擔心自己永遠沒辦法理解科技,也憂心科技以無法控制的方式形塑自己的人生。
可是,未來其實是由人打造出來的,而且,未來始於人身處的地方,那些打造出未來的人,也都是平凡人,就在某個地方生活與工作,只要你有心,一定能將他們找出來。
後續
當艾爾再度和Brian聯繫上,已是一年多以後的事了。他參加了一個第一型糖尿病童家長的社群,在社群裡,已經找到改造胰島素幫浦和血糖偵測器的方式,讓這兩種儀器相互對話,創造出所謂的「人造胰臟」,雖然製造商也在努力,但進度沒有這個社群來得快。
有趣的是,艾爾的兩個兒子對此有不同的意見,一個擁抱新科技,另一個卻只願意使用最老式的胰島素針劑和扎手指的方式來量血糖。Brian覺得這反映了人們對於新科技通常會出現的正反方意見,也間接證明了「科技只是工具」的核心真相,無論如何,科技不能決定未來,人類才能。
[sibwp_form id=2]
結語:所有的未來,始於人身處的地方
頂著未來學家的頭銜,Brian的手機總會不分日夜、在奇怪的時間響起,對方可能是好幾個月、甚至好幾年都沒聯絡過的人,通常是想掌握未來,卻又不知該怎麼辦的人,也因此,他不僅有許多與組織合作的經驗,更有許多輔導個人擺脫未知恐懼的經驗。
由於未知,所以恐懼,我們對於未來的想像總會蒙上一層陰影,好像有許多不可控的因素在其中擺弄著,而面對恐懼,最好的方法就是正面迎擊,就像《不要和鯊魚接吻,但要和勇氣一起睡覺》作者Noelle做的365件讓她恐懼的事,與其想著不要被恐懼打倒,不如面對,和恐懼一起打滾。
因此,本書有許多練習與擺脫恐懼的焦慮感有關,但我覺得最有意思的,還是各種與「打造未來三階段」有關的實際案例,故事可以讓我們更有參與感,更能投射自己,馬上理解該做什麼,可以說,我認為故事是最精華的部分,以上節錄兩則,希望可以幫你更理解作者的方程式如何應用。
不然,說穿了,這個方法其實就是「以終為始」,只不過,是宏觀的「以終為始」,以一種較大格局的方式來看待未來,但也有三個時間點,讓你確認自己是不是達成了階段性目標,接下來,若想處理得更細,可以用《原子習慣》所教的方式來實際操作。
不過,我最喜歡的不只是作者Brian所教的方法而已,在每個案例之間,會穿插他和歷史學家、社會學家、經濟學家、人類學家和其他未來學家的對話,不管是人生、愛情、健康、金錢、死亡、科技等,人們經常提出疑問的主題,都談到了。
有時,他還會訪談一些反對未來學家的人,即便對方不同意未來學,他還是可以和對方展開有意義的對話,也讓這本書不僅僅是他一家之言,也增加許多不同視角的想法,更側面證明了「未來學」不是一門單一的學科,而是跨許多領域的學問。
如果你覺得自己什麼資源都沒有、也沒有任何力量,更沒有餘裕去思考未來的話,就雙腳站在地上,與肩同寬,因為身體若沒有足夠的安全感,就無法有清晰的思緒,先從「此刻你是誰」開始,持續感受哪些事很明確篤定、哪些事是事實,確認自己能掌控的是什麼。
意思是,即便你一無所有,還是可以確定你在身體裡,也在身處的地方,從這裡開始,找出最近的未來裡,你能掌控什麼,如果你只是需要一點錢度過今晚,就專注在這上面,其他都不要想,解決之後再看下一件能影響的是什麼。
又或者,你真的很擔心末日浩劫之類的事情發生的話,那就走出家門,去參與社區活動,認識住所附近的其他人,因為發生事情,他們才是真正有可能伸出援手的人──
未來,始於你身處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