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皆知的「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金字塔,其實是1960年代由美國管理顧問麥克德米德( Charles McDermid )創立的,也就是說,我們的人生絕不是像破關遊戲一樣,滿足了一項需求後,再叮咚叮咚,進到下一個關卡,最後,自我實現的定義也絕不是成為成功人士,而是你的需求能夠整合,實現獨特潛能,以真實的自我立足人世。
人本心理學家兼認知心理學家 Scott Barry Kaufman 統整了各界對於馬斯洛的研究、傳記及他本人的手稿、演講、日記等資料,寫成《顛峰心態》一書,並重構「需求層次理論」,將其比喻成一艘帆船──「安全、連結與自尊」是帆船的船身,只要船身能夠穩固,我們便能揚起「探索、愛和目的」的帆,在這片未知的大海中航行。
馬斯洛將所有需求分為兩個部分:匱乏與成長,唯有整合這些需求的人,才能自我實現,乃至超越自我。這篇文章會直接從《顛峰心態》版的「自我實現」開始談起,接著專注討論「探索」與「目的」等兩種成長需求。
本書的需求分為「匱乏」與「存有」(成長)兩個部分:
境界 | 需求 | 未獲滿足的情況 |
---|---|---|
匱乏境界(D-realm) | 食物、安全依附、情感、歸屬和自尊 | 容易扭曲現實以符合自己的期待,並利用他人來滿足自己最急迫的需求,或利用各種防衛機制來逃避這種不足。 |
存有境界(B-realm) | 探索、愛、目的、自我實現、超越 | 焦慮、恐懼、懷疑,不斷被現實的要求所支配,無法好好探索、成就真正的自我。 |
本文目錄
自我實現:「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內在力量
「即使所有基本需求都得到滿足,不久後,往往又會出現不滿與焦躁,除非個體正在做的事情符合他的個人特質……就像作曲家必須譜曲、畫家必須做畫、詩人必須寫詩,最終才能與自我和平共處……他/她必須忠於本性。這種需求稱為自我實現……這是個人成就自我的欲望,即實現自我潛能的傾向。這種傾向可說是成為越來越貼近獨特的自我、達成自己有能力達成的目標的渴望。」──《動機與人格》
馬斯洛認為,每個人打從出生起都有實現自我的潛力,但這樣的潛力容易遭學習、文化期待、恐懼和外在的非難所影響,而遭我們空置、忽視或抑制,唯有整合個人所有需求,才能穩固內在力量,不致被外在所影響。
自我實現的6個需求(kaufman版)
安全 | 分為生理需求、可預測的環境、安全的依附模式等。 |
連結 | 分為歸屬需求(被人喜愛和接受)和親密需求(相互交流與建立關係)。 |
自尊 | 包含自我價值感(我很好)和能自主的掌控感(我可以),但兩者須平衡。 |
探索 | 有社會探索、尋求冒險、創傷後成長、經驗開放性與智力等5個面向。 |
愛 | 與連結需求的「愛我」不同,而是「健康的自愛」和「無私給予」。 |
目的 | 找到人生的頂層目標,並整合所有中低層目標,讓自己不致分心。 |
作者提到,上述的每一項需求其實都源於個體的許多基因與個人經驗的複雜影響,也就是說,每個人對不同需求的重視程度都不一樣,你可能比較重視連結,別人可能比較重視探索。此外,這些需求也不是一層一層去突破的,帆船的帆固然重要,可船身也一樣重要。
最後,馬斯洛的自我實現雖然強調個體,但他也認為,個人在發展的過程中並非真空狀態,還是會受到環境、社會和文化的影響,且不會過度強調某種需求,而是平衡發展,比如過度強調自尊需求,忽視其他需求,反而會過度在意其他人的評價。
自我實現者的10項特質
Scott 把馬斯洛所指的特質轉化成量表,對各式各樣的人進行正式調查。經過幾次的來回量測,他發現有10項特質通過了嚴謹的科學驗證,而且彼此緊密相關──其中一項特質得到高分的人,其他特質的得分也不低。
尋求真相 | 「我一向試圖真正瞭解別人與其本性。」 |
接受 | 「我接受自己所有的怪癖與欲望,而不會感到羞恥或愧疚。」 |
目的 | 「我覺得自己有責任與義務在生命中完成特定任務。」 |
真實性 | 「即使受到了汙辱,我仍能保有自尊與完整性。」 |
時刻抱持感恩的心 | 「我總能以嶄新與天真的角度欣賞生活中的小確幸,感受那些令我敬畏、喜悅、驚奇甚至狂喜的時刻,無論這些經驗在別人眼中多麼不足為奇。」 |
顛峰經驗 | 「我經常感覺嶄新的視野與可能性在自己與他人的面前開展。」 |
人道主義 | 「我發自內心渴望幫助全人類。」 |
良好的道德直覺 | 「假使自己做了錯事,我能立刻醒悟。」 |
創意精神 | 「我對所做的每一件事都能發揮創意。」 |
平靜 | 「我總能以優雅、包容與沉穩的態度看待無可避免的人生起伏。」 |
這次的量測推翻了馬斯洛認為「自我實現者」非常稀少的主觀判斷,在18歲以上的量測對象中,沒有性別、年齡、種族或族群之分,而且,自我實現的傾向與各種幸福指標有關,包含更高的生活滿意度、好奇心、自我接納、正向的人際關係、對環境的掌控感、工作表現及滿意度等等。
自我實現的「高峰經驗」
1954年完成《動機與人格》一書後,馬斯洛注意到,他所研究的自我實現者常常會提到一些狂喜、平靜、美妙或驚奇的親身經歷,且似乎會在許多情況下觸發,不論是精湛的運動或音樂表現、創造經驗、美學感知、戀愛、分娩、豁然開朗的時刻、宗教或克服困難挑戰的成就等,也就是任何近乎完美的經驗,於是便開始歸納這樣的經驗,並想辦法「剝除其中的傳統宗教意義」。
為此,他設計了一套現象學方法,針對190名大學生進行調查,提示如下:
請你回想生命中最美妙的經驗,這些經驗可以是快樂、寧靜或狂喜的時刻,也許是你陷入了愛河、聽到美妙的音樂、「無意間」被一本書或一幅畫打動,或是經歷某個靈光乍現的時刻。請將這些經驗寫下來,並描述當下的感受、這些時刻與其他時候的感覺有何分別,以及你感覺自己出現了哪些變化。
1956年,馬斯洛發表題為「高峰經驗下的存有認知」的演講,並提出這類經驗的17種特徵:
- 全神貫注。
- 感知變得更加豐富。
- 迷失在時空裡。
- 從經驗中獲得內在酬賞。
- 超越自我。
- 超越對立。
- 暫時擺脫恐懼、焦慮與約束。
- 更能夠接納與原諒自己和他人。
- 體會更深刻的美感、驚嘆、敬畏與屈服。
- 個人與世界合而為一。
不過,不一定只有自我實現者才會有這樣的高峰經驗,只是,自我實現者會更頻繁地接觸到,而且,根據他的研究結果,經歷過高峰經驗的任何人都會短暫地擁有許多自我實現特質。
講到這裡,你可能會覺得有些迷惘,我們幹嘛要自我實現,聽起來跟完人差不多?
對生活在美國二戰時期的馬斯洛來說,他之所以研究人性與動機,是期望「我們每個人都可以了解彼此,如果我們理解彼此,世界就會進步,每個人都能坐下來,心平氣和地談論人性與憎恨、戰爭與和平,還有人類之間的友愛」,因此,他立志用餘生去探索可以實現和平的心理學。
所以,對他來說,這不僅僅是個體的自我實現,而是世上多一名自我實現者,就多一分促進彼此理解的可能性。更何況,自我實現者的幸福感是達成基本需求所無法比擬的。
接下來介紹「探索」與「目的」等兩種存有境界(B-realm)的需求。
>>對心理學有興趣的話,這篇「《一次讀懂心理學經典》精選16本心理學書單」有許多適合大眾的心理學書籍,最後還會附上作者推薦的「50本心理學經典中英文對照書單」給你參考。
探索:生命就是一場未知的華麗冒險
「探索」是一種尋求與理解新奇、富有挑戰性且未知的資訊與經驗的渴望,也是一種不可簡化的根本需求。而且,成長本來就是要遠離一定程度的安全感,有勇氣去面對不確定和不可控的未知情況。
當然,探索不只有益於成長,也能幫我們減緩心中最深層的焦慮與恐懼。馬斯洛表示,消除焦慮的方法之一,是讓最深層的恐懼變得「熟悉、可預測、可解決、可控制,也就是說,讓它們變得不可怕且無害……去認識它們、瞭解它們」。換言之,知識與經驗的累積不僅能幫助我們成長,也能「有效減輕焦慮感」。
Scott 認為,「探索」包含了5種次需求:
社會探索 | 想了解他人是如何感覺、思考與處事的「社交好奇」與「主動參與新奇的社會經驗」等兩種驅動力。 |
尋求冒險 | 願意冒上生理、社會與財務安全的風險,來獲得多元、新奇、刺激、強烈和具有挑戰性的感受與經驗。 |
創傷後成長 | 人在克服極度艱難的生活環境後,所產生的正向心理變化。 |
經驗開放性 | 包含想像力、美感與求知欲等特質,對所有的個人經驗抱持開放態度,包容互斥的資訊與模稜兩可的情況。 |
智力 | 包含智商、求知欲與問題解決能力,協助我們探詢真相、認清現實。 |
探索行為:尋求冒險、社會探索與創傷後成長
尋求冒險
科學家將「尋求探險」定義為願意冒上生理、社會與財務安全的風險,來獲得多元、新奇、刺激、強烈和具有挑戰性的感受與經驗。
在滿足安全感的情況下,與探險需求相關的親社會活動與表現為:擁有特殊的音樂與藝術偏好、積極追求創造力,或者從事極限運動、爬山、公民參與、志工、消防、領導工作、政治參與和從軍等等。反之,可能會有危險性行為、敵意、精神病、邊緣性人格障礙(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危險駕駛行為、賭博與藥物濫用等。
帶有強烈不安全感的探索容易導致反社會行為,但缺乏探索的安全感也會感到挫折和無趣,因此,兩個需求得要平衡才能有正向的冒險行為。
不過,有高度冒險傾向的人比較有可能採取「問題焦點因應策略」,也就是積極尋求方法和更多資訊來解決根本問題,例如:學業成績不佳,就想辦法釐清相關問題,並找出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社會探索
「社會探索」需求是我們健康與幸福的必備條件,包含「社交好奇」和「參與新奇社會經驗」等兩種驅動力,但如果你參與社會的動機是源自於不安全感和剝奪(如極度需要歸屬和依附)的話,和正向的社會探索就不一樣了。也就是說,「社會探索」需求與「歸屬」需求有高度的關聯性。
「社交好奇」指的是了解他人如何感覺、思考與處事的一般興趣,可以有下列兩種好處:
- 學習有關他人及其行為的新知,讓我們有機會從他們的錯誤中學習,以及更加意識到生活中的機會,而不需要親身經歷各種試驗與錯誤。
- 瞭解他人,能幫我們有效地適應社會環境及促進人際關係。
至於「參與新奇社會經驗」,則是指多接觸新的社交環境,認識更多不同的人,了解不同的看法,具體行為如結交新朋友、參與從未接觸過的討論,和自願加入新的組織等。
以上兩種驅動力都可以讓我們從探索社會和環境中得到大量的學習機會,進而理解我們身處的文化有哪些規範與受到鼓勵的行為,或是更留意社會環境,懂得透過各種線索來推敲他人的人格特質,進而蒐集到豐富的社會資訊。
畢竟,人類是社會性物種,雖然我們的實際相處大多被工作和社群平台隔開,但還是會想時不時刷一下社群,或傳訊息聊天,這是一種本能。
創傷後成長
理查‧泰代斯基( Richard Tedeschi )與勞倫斯‧卡洪( Lawrence Calhoun )發明了「創傷後成長」一詞,來解釋人在克服極度艱難的生活環境後所產生的正向心理變化。他們用地震來比喻創傷事件,創傷事件往往會粉碎世界觀,破除習以為常的感知,讓我們必須重建自我與內在。
近年來,心理學家開始研究將危機視為轉機的心理過程,並逐漸瞭解到,這種「心理受到震撼」後的重建,其實是成長的必要條件。正是因為自我的基礎結構受到了撼動,我們才能占據最有利的位置,去追尋生命中的全新機會。
也就是說,當我們卸下天生的防衛機制並勇敢面對眼前的難題,將一切視為成長的養分,我們才能開始接受生命中無可避免的矛盾,從更細微的角度看待現實。
但要注意的是,擁有高度心理彈性的人,也就是焦慮程度和經驗性迴避程度(逃避害怕的想法、感受和知覺)皆低的人,比較能在經歷創傷事件後領悟出更多的人生意義,真正獲得成長的機會。
探索認知:經驗開放性與智力
當我們透過知覺、感覺、想像與推理等方式來探索具體或抽象事物時,分為「經驗開放性」和「智力」兩種面向。
經驗開放性
卡爾‧羅傑斯( Carl Ransom Rogers )將「經驗開放性」定義為「與心理防衛相反」的認知處理模式,高度的「經驗開放性」能對所有的個人經驗抱持開放態度,接收互斥的資訊而不封閉自我,忍受模稜兩可的情況,認清現實而不會強迫套用預先認定的範疇,具體包含想像力、美感與求知欲等特質。
在大腦中,經驗開放性則與「預設模式網絡」( Default Mode Network,DMN )有關。與這個網絡相關的認知過程,一般情況如下:
- 做白日夢。
- 心理模擬。
- 回憶過去,思考未來。
- 發想點子。
- 爵士樂手、饒舌歌手與詩人的即興創作與心流。
- 理解故事。
- 描述強烈與感動的審美經驗。
- 受到他人的美德所鼓舞。
- 反思自我與他人的心理和情緒狀態。
可見,與「經驗開放性」有關的認知過程,使我們得以感受生活、認識世界,發揮「創造力」。例如,在《創作者的日常生活》中,英裔精神科醫師奧利佛‧薩克斯每天都空出一段時間用來躺在沙發上做白日夢,做完白日夢就馬上提筆寫作。
智力
「智力」網絡可以幫我們專注在最急迫的任務上,阻絕分散注意力的外部事務,抑制看似不相關的資訊,並在必要時轉換注意力,謹慎規劃未來行動,及整合工作記憶中的各種資訊來源。因此,在「預設模式」發散的各種資訊和想法,會在這個模式中被歸納與整理,形成對自己有意義的資訊。
這個網絡主要包含智商、求知欲與問題解決的能力,但要注意的是,「經驗開放性」與「智力」之間的關聯不大,即便經驗開放性高,但智力不一定突出,反之亦然。
不過,為了避免你不停產生不必要的聯想與發散思考,智力是讓思緒回到岸邊的必要條件。
目的:自我實現的最後一哩路
馬斯洛在1971年出版的《人性能達到的境界》中提到:「自我實現的人專注於身外的目標,無一例外。他們傾全力投入自己十分重視的事情──舊有意義上的天職或使命。他們回應命運的召喚,他們努力做好工作,也熱愛自己的工作,在他們身上,工作與樂趣無法兼得的概念並不存在。」
也就是說,這本書所談的「目的」,是包含內在動機的,甚至還有造福他人的意向,是我們願意花費無數年追求的「目標」、「願景」或「使命」等,不過,作者之所以把「目的」放在最後,是因為根據研究「多數有益成長的目的都奠基於安全的環境、歸屬、連結與健全的自尊,並且受到探索與愛的驅策」。總而言之,想達成目的,最好先對自身的需求進行深度整合。
但其實,「目的」需求因人而異,可以是任何一種抱負,只要我們願意付出時間和精力,就能為自己的人生創造意義,也為自己的存在創造重要性。
選擇適合自己的理想目標
1980年代,羅伯特‧埃蒙斯(Robert Emmons)發起一項針對個人目標的研究計畫,但不是讓受試者從預先列好的清單中選出想達成的目標,而是讓受試者自己列出目標,並在三週內回報心情與想法,結果,他發現個人的追求與否與情緒明顯相關──
受試者越重視且越努力達成自己的目標,就越感到「快樂」、「開心」和「愉悅」。相反地,聲稱自己「不快樂」、「沮喪」與「挫折」的受試者則比較沒有把握可達成目標,容易懷疑自己的努力,在過程中也產生較大的矛盾。
就這項早期的研究來說,只展示了設立目標對個人的重要性而已,事實上,要如何設立合適自己的目標,使其比較貼近個人能力和價值觀,還有待觀察。
因此,埃蒙斯指導的碩士生凱能‧薛爾頓(Kennon Sheldon)隨後跟進這項研究,其中一個發現是,雖然選擇目標並為此努力有助於我們提升幸福感,可目標的內容也有影響。比起追求地位等顯性目標,如獲得權力、金錢、自尊、外表或受人歡迎等,有助成長的隱性目標,如掌握、自我提升、創造力、連結、社會貢獻等等,更能增進幸福感。
但要注意的是,有些人選擇的目標雖然有益成長,卻不認為它適合自己,也不喜歡這個目標,結果生活還是很不開心,就像上述論文《Becoming Oneself: The Central Role of Self-Concordant Goal Selection》所提到的例子,因此,其結論是,我們得先成為自己,才能設定適合自己的目標,並且真正實現目標。
整合目標,實踐理想的王道
除了選擇與真實自我一致的終極目標,還得整合與之相關的中底層目標,集中精力與時間,不至於浪費精力在不必要的事物上。
對此,薛爾頓與提姆.凱瑟(Tim Kasser)合作研究,發現設定有益成長的目標外,妥善整合生活的中小型目標,對齊終極目標,還可促成各種正向結果,包括提振日常情緒、生活滿意度、自我實現、活力、從事有意義的活動,以及在不同角色之間取得平衡。
而且,相較於「底層目標」,如「我想吃那塊比薩」,「頂層目標」如「我想成為優秀的健身指導教練」,更容易喚起自我意識,定義自我,也更容易養成習慣。所以,你的目標階層不必列出所有待辦事項,「不要做的清單」也同樣重要,例如「婉拒任何不符合自身價值觀的機會」。
>>延伸閱讀:關於上中下層的目標該如何設定,參考《恆毅力》一文的介紹。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的發展與創新
自馬斯洛1943年發表「需求層次理論」第一版後,已經過了80年,即便這個理論的依據是他觀察猴子而來,期間可能還受到印地安黑腳族的部分影響,但神奇的是,這個理論就這麼對上了二戰後美國盛行的個人主義,加上商界的發揚光大,使得在心理學界備受爭議的理論,居然在商界行之有年,直到現在,還有不少人以此為基礎,延伸出不少其他類型的金字塔模型。
甚至,行銷學之父菲利普‧科特勒(Philip Kotler)就曾建議,在現代社會中,需求金字塔應該倒過來看,因為「自我實現」更像是多數消費者的基礎需求。(詳見《經理人》)
結果,馬斯洛根本沒有用金字塔模型來安排需求層次的順序,這是怎麼回事?畢竟,管理顧問版金字塔橫空出世後10年,馬斯洛依然在世,卻對此一聲不吭,難道他也同意這種說法?
本書作者 Scott 雖然沒有在《顛峰心態》裡討論這一點,可在網站文章裡推測出一種可能性:當時的馬斯洛感覺自己在心理學領域不受重視,而商界視他為大師,因此多出了演講和諮詢的額外收入,這對曾經歷財務與健康問題的他來說,恐怕只能默認。
學術界對於「需求層次理論」歷年來有不少批判,通常有下列4個疑點:
- 人類行為無法完全依靠這個理論來解釋,比如戰亂中的國家。
- 研究觀察的對象均為當代名人或大學生,忽略一般人,也排除了殘障人士或精神疾患等特例。
- 過於個人主義,未能說明受到集體主義影響的社會下的個體發展。
- 依照年齡與文化的差異,會有不同的順序變化,比如2022年的一項研究發現,亞洲人的歸屬需求是最高的,另一項研究則發現愛和生理需求在兒童時期最高,青少年時期的尊重需求最重要,青壯年的自我實現需求最高,而老年人的安全需求最高。(本書有提到後一項研究)
即便飽受批評,但此一理論仍然開創先河,本書作者 Scott 在上述的文章中建議,管理學的課本可以把需求金字塔改成需求梯子,我們的手腳便能同時在不同需求自由上下,先後順序不定。(如上圖)
不過,馬斯洛的晚年,其實更加專注在研究「高原經驗」,也就是持續更久的「高峰經驗」,這個體驗能帶來更深層認知的意識形式,體會到無常的永恆,甚至感受到自身與萬物合而為一,近似於現在的靈性經驗,本書第七章與第八章有深入的論述。
結語
隨著歲月更迭,一個馬斯洛逝去,更多的「馬斯洛」出世了,心理學領域發展了許多新興學科,如演化心理學、正向心理學、心理史學等,人本心理學也因為社會越來越重視人性本質而蓬勃發展。
如今的Z世代,在滿足基本需求的生活條件下,對於工作更多的要求是價值,而非生存(或者時間彈性,能有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就像《過程商機》一書所描述的,比起物質,更重視精神上的滿足。
當年的馬斯洛觀察到,為什麼有些人明明生活富裕,卻一點也不開心,便開始研究「自我實現」和「超越」,而到了21世紀,我們體會到「個人成長」的重要性,各種知識學習商品隨之湧現,如線上課程、陪跑教練、顧問諮詢等等。
但就像「目的」需求所談的,我們究竟是否理解自己為什麼追逐這些,為什麼會怕自己學不完、讀不完?是否我們還沒有滿足「安全」、「連結」或「自尊」等基本匱乏需求?如果選的目標有益成長,可自己並不喜歡,是不是一樣不開心?
《重啟人生》作者雖然是知名大學的教授,又經營智庫,50歲時,他拉出自己40歲列的願望清單,發現自己不但全部做到,還超標。理論上他應該要很滿足,很開心才對,實際上卻不是這麼一回事,直到他辭去智庫的工作,開始寫作、演講、教學,他才終於感受到滿足與喜悅。
就像馬斯洛所說,快樂不是追求而來,是努力「自我實現」後的副產品。如果你覺得上面所談的「自我實現」太難懂,那就記得這句話──「自我實現」是接納全部的自己,活在當下。當我們接受自己就是和別人有所差異,找到真正想做的事,才會從內在長出力量。
一如這本《顛峰心態》所談的帆船,人生就如大海,有風有浪,但也正是困境的存在,安適感的幸福才更顯得可貴。當我們一起擁抱無常,擁抱真實的自我,或許,就更加能理解彼此了吧。
延伸閱讀:
哈佛教授教你擺脫無意識偏見和隱微歧視《隱性優勢》
外向跟內向是天生的,但並非不能改變《探索人格潛能》
50 本心理學經典入門導覽《一次讀懂心理學經典》精選 16 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