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其實是一個很懶的人,曾經不愛運動,到現在也沒多愛,但仍然養成了定期做簡單運動、每天喝水量超過 3000 c.c. 的目標。
剖析了這次的經驗後,發現以下 3 個步驟可以幫我達成目標:
- 訂下一個自己真正想完成的目標,不需好高鶩遠,但也不能太過簡單。
- 拆解出能確實推進目標、自己能掌控的任務。
- 從下而上的反思與調整任務內容、執行方法和最終目標。
要是你和我一樣,都是個性有點懶散的,又想要訂下個人的年度計劃,完成目標,可以試試看這篇文章分享的步驟喔!
本文目錄
第一步:找出最想完成的目標,提高個人年度計畫的勝率
巴菲特有次被私人機師請教,想知道如何達成目標,他說:「先寫下 25 個最重要的目標。」當對方寫好之後,他又說:「圈出 5 個最優先去做的。」
正當那位機師以為,是讓他先完成其中 5 個,再慢慢完成其餘目標的時候,就聽巴菲特說:「仔細看一遍剩下的 20 個目標,那是你絕對要避免去做的事。」
這個故事據說是假的,但給我很大的啟悟:有時候,有點想做的事,反而會干擾最想去做的事,所以我一直認為,篩選出真正的目標,比設定目標重要得多。
找出今年最想達成 / 最能達成的個人年度目標
- 事業 / 學業: 升遷、加薪、學習技能、考取證照、完成學業、通過考試、提高某科分數等。
- 財務: 增加收入、存錢、減少債務等。
- 健康: 減重、增肌、養成運動習慣、調整飲食、戒菸、戒酒等。
- 人際關係: 改善人際關係、增進親子關係、拓展人脈、維繫友誼等。
- 個人成長: 學習新技能、培養興趣、提升自信、時間管理等。
以上種種,有你想完成的目標嗎?
仔細考慮自己真正想要的目標是什麼,再利用福格行為模型 (Fogg Behavior Model, FBM)來篩選個人年度計畫的目標:
- 你有多想要達成這個目標? (用 1 到 5 分評分)
- 以你的能力,容易達成這個目標嗎? (用 1 到 5 分評分)
會建議你優先執行分數最高的目標,這是動力最高、最容易達成的目標。
可是,計分出來後,你卻發現某些分數不高的目標對你來說非常重要,那就忽略計分,等等再用拆解的方式來做計劃,降低執行難度。
如果有同分的目標,就思考哪個目標有「觸發器」,進一步篩選高勝率的年度目標,舉例來說,你是一個大考考生,老師和同學的存在都會提醒你「考試取得高分」有多重要,這就是一個有「觸發器」的目標。
評估表格範例如下:
目標 | 動力值 | 能力值 | 觸發器(頻率) |
---|---|---|---|
通過考試 | 5 | 3 | 有 / 平日每天 |
減肥 | 5 | 2 | 無 |
學習新語言 | 3 | 2 | 無 |
面對一個超想達成的目標,比如「減肥」,就算沒「觸發器」,也可以創造一個。觸發器要有提醒、激勵自己的作用,比如喜歡團體活動就參加減肥營、怕賠錢或丟臉就付錢請營養師管你、喜歡和朋友一起就找人一起減肥等等。
>>我自己的經驗是,目標最好有共同點,變成「目標的目標」。前兩年我訂的目標是「擁有健康的狀態」,所以喝水、運動、冥想,都只是這個目標的子目標而已。如果可以的話,從訂下的目標找出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可以增加完成的動力。
第二步:拆解個人年度計畫的目標
有一個人,每天只做一下伏地挺身、只讀兩頁書、只寫作 50 個字,但兩年後,運動不僅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還養成了閱讀習慣,成為暢銷作家,這個人就是出版《驚人習慣力》、《內在動能》等書的作者 Stephen Guise。
所以,千萬不要小看「拆解目標」的力量。
我也曾經用「拆解目標」的方法,乖乖地做了一整年的運動──
前兩年,設定好「擁有健康的狀態」這個目標時,一定會有運動,因為運動可以提振精神,但我知道自己很討厭運動,所以就告訴自己,平日一到五只要做 10 分鐘簡單的有氧運動就好。
後來想,10 分鐘都做了,15 分鐘總沒問題了吧,所以改成做平日每天做 15 分鐘的有氧。
第二個月過去,改成 15 分鐘的 HIIT。然後,第三個月開始感受到做運動的好處……就默默地達成 12 個月的目標了。
拆解範例如下:
目標 | 子目標 (策略) | 行動方案 (每週或每日任務) |
---|---|---|
健康的生活 | ‧喝水。 ‧少吃零食,多吃原型食物。 ‧運動。 | ‧每天至少喝 3000 c.c 的水。(後來買了個大容量水杯) ‧平日吃自己煮的,假日隨意。 ‧平日記錄飲食,攝取約 1300~1400 大卡的熱量。 ‧購買地瓜、毛豆、燕麥、脫脂優格等食物,增加攝取原型食物的機率。 ‧平日每天做居家運動 15~20 分鐘。 |
拆解時,參考《執行力的修練》提到的「前進指標」和「落後指標」,把重點放在自己可以掌控的部分:
- 前進指標: 指的是我們可以操控的部分,例如:每天運動的時間、每月存下錢的動作、每天該為客戶完成什麼事項等等。
- 落後指標: 指的是我們未必可以操控的部分,例如:減下來的體重、每月的存錢金額、每月該拿到幾張訂單等等。
把目標拆成各種「前進指標」後:
- 先從一小步開始:如果覺得還有點難,就再拆小一點,比如一天喝 3000 c.c 有點難,就改成早上、中午和晚上各喝 1000 c.c 或是先每天增加 1000 c.c。
- 漸次調整難度或內容:為了讓自己有成就感,要適時調整難度,一個月或兩週調整一次,但不一定是調整難度,可以變化內容 (例如從有氧變成拳擊有氧),讓挑戰變得更有樂趣。
- 如果執行有問題,可調整原本的目標:我在「想要有健康的狀態」這個目標之前,其實把目標訂成「減重」,但執行上一直有問題,直到修改目標才完成。所以,要是無法執行,沒有動力,可能是這個目標不適合自己,試試從自己的性格出發,做一些調整。
- 如果情況不允許,就休息吧:執行期間,我得了兩三次嚴重的腸胃炎,必須間隔兩個禮拜才能緩過來繼續運動。所以,如果太累,只做一點點或真的休息也是可以的,最重要的是,不要怪罪自己,在放棄時有負罪感,反而更難重振旗鼓。
第四步:追蹤管理個人的年度計畫
反思週期 | 具體要反思的內容 |
---|---|
找個固定時間反思: ‧執行起來感覺如何? ‧通常卡在哪裡? | ‧任務內容不夠有趣、還是不夠簡單? ‧執行阻力是否夠小? ‧拆解的任務夠不夠小?還是太小了? ‧自己真的想要這個目標嗎?還是只是跟風而已? |
1. 事前最好先訂下要多久反思一次當前的執行狀況:
我自己如果有訂下目標,通常是每週反思一次,很忙的時候就改為雙週到一月一次,視情況而定,不過每週一次是最好的,因為有問題可以及時調整,不至於半途而廢。
2. 具體要反思的內容:
追蹤執行狀況時,發現不太順利,我會先從內容開始調整,如果調整內容沒用,再考慮要怎麼減少執行阻力或把任務拆小一點,最後才調整目標,所以,思考的順序如下:
- 是否需要稍微變化任務的內容?↓
- 執行的阻力是不是太大了?↓
- 目標是否拆解得不夠細?↓
- 目標是否不適合自己?
我曾經就因為喝水的量提不上來,就試著把水杯換成 2000 ml 的;有點想放棄做運動,所以調整運動的內容……等等。
個人年度計畫表範本使用說明 (含下載連結)
我製作了一份 Google sheet 個人年度計畫表,包含年度計畫-策略、年度計劃表-Q1~Q4 等工作表,如要使用,記得先複製一個副本再用。
使用步驟如下:
- 用「年度計畫-策略」制定目標的行動方案,事後也可以寫上調整的說明。
- 再根據行動方案制定執行任務,填到「年度計劃表-Q1~Q4」等工作表上。
- 每天制定一個小任務,完成後勾選,會自動計算本週進度和本月進度。
我設定了可視化的進度條和本月進度的百分比,很容易就可以看出目前的執行狀況。
或者,你也可以參考這份計劃表的格式在別的筆記軟體做設定。
結語:不管多懶,一定有個適合自己的個人年度計畫
執行個人年度計畫,是一個動態的過程,你可能會從執行中發現自己不適合某些方式,甚至發現某些目標不是真正想要的……都是正常的。
以前,我以為無法完成目標是因為自己意志力不夠,所以看了 SMART、OKR、OGSM 等目標管理的書,但總覺得還差點什麼。
後來發現,好的方法沒有好的目標重要,而好的目標定義是「自己是否有動力、能力去完成」,若沒有這樣的目標,怎麼做都很難堅持到最後,而且,也得隨時反思、調整。
這篇文章的內容主要出自我個人的經驗,如果你正在找制定個人年度計畫的框架,希望可以幫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