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終須一死。」
可即便最終的結局都是一死,我們仍想盡辦法從中活出截然不同的樣貌,但到底要怎麼樣才能獲得「安適感的快樂」(eudaimonic happiness),也就是會讓你到很老很老來回顧這一生時,都能說出「嘿,我過得還不錯」的話?
根據哈佛一項長達八十多年的成人研究(Harvard Study of Adult Development),結果顯示,在晚年感到滿足快樂的人,都不是那些最成功的人,而是那些擁有良好人際關係的人。
《美好人生:史上最長期的哈佛跨世代幸福研究,解答影響一生最重要的關鍵》就是上述研究的兩位主持人 Robert Waldinger 和 Marc Schulz 所撰寫,從1983年開始,這項成人研究的研究對象有哈佛大學生,也有貧窮社區出身的青少年,到了近代,又加入這些人的兒孫與妻子。
我會在這篇文章的前半段,介紹這個成人研究的意義和帶給我的啟示,此外,如果你還想知道,一個人活到了人生的一半,除了存好退休金之外,要怎麼規劃下半輩子,那就要看到文章後半段,關於《重啟人生:一個哈佛教授的生命領悟,給你把餘生過好的簡單建議》對於晚年的分析與建議囉!
本文目錄
要怎麼讓人生更美好?
對於「人生」的定義,有基於哲學的、神學的、社會學的、心理學等等的各種闡釋,但大部分都是指我們從生到死這段期間的經歷,外在如時間、社會、文化等都是客體,唯有身為主體的我們,才能賦予這段經歷各種意義。
不過,大部分的人都不太想要那些痛苦、難熬的回憶,希望人生可以一帆風順,最好每天都快快樂樂的,直到老死,但哈佛一項歷時最長的成人發展研究顯示,人生總是起起伏伏,沒有人能無風無浪地活到最後一刻。
史上最長的成人研究之一(Harvard Study of Adult Development)
研究人類健康與行為的方式通常有兩種,一為「橫斷」(cross-sectional)、二為「縱貫」(longitudinal),多數心理學與健康研究屬於前者,也就是擷取某段時期的切面來觀察,而這個始於1938年的哈佛研究(現在仍持續中),則是涵蓋受訪者一生的「縱貫」研究,大多數是請受訪者描述現在的生活,有時也會問過去的事件,以了解他們是如何處理回憶。
在這項參與率高達84%的研究中,每隔2年會寄出一份很長的問卷,內容包含自由作答的開放式問題;每隔5年,則向受訪者的醫生收集其完整病例;每15年左右,工作人員會親自到美國各地與參與者面對面晤談。如今,第一代受訪者差不多要過完這一生,第二代加入的受訪者也已邁入中年,他們非常期待第三代甚至第四代的加入。
把這些受訪者的故事攤開來看,會發現一個人的幸福快樂跟經濟條件沒有一定的關聯:出生就含金湯匙的人,未必死前就很快樂,而在貧窮社區長大的人,也有中年時因找到攜手的伴侶和個人興趣而過得越來越快樂的人。
因此,這個研究的結果,可以直接用一句話濃縮:「五十歲時對自己的人際關係最滿意的人,也是在八十歲時身心最健康的人。」也就是說,寂寞才是最可怕的文明病,但並不代表我們要想辦法去維持所有人際關係,甚至是有毒的人際關係,後者對於身心的危害更大。
7個問題,檢視你的人際關係
人類是社會性的動物,我們付出與接受別人付出的過程,就是人生意義的基礎之一,不過,人際關係有很多種,有給予我們安全與保障的關係、有鼓勵我們的關係、有可以傾訴的關係、有浪漫親密的關係,也有單純一起吃喝玩樂的關係,以下是哈佛研究多年來詢問受訪者關於各種支持類型的7個問題:
- 如果你在半夜害怕地醒來,你會打給誰?在危急時刻,你會尋求誰的幫助?(安全與保障)
- 誰會鼓勵你嘗試新事物,冒險一搏,追求人生目標?(學習與成長)
- 誰知道關於你的所有(或大部分)的事?你感覺低落時可以打給誰,並且能誠實說出你的感受?你能找誰給你建議(而且你信任他們所說的)?(親密與傾訴)
- 你生命中有沒有人與你共享了許多經驗,而且這些人幫助你強化對「你是誰」以及「你從哪裡來」的認同感?(認同與經驗共享)
- 你對目前生活中的浪漫親密感程度,感到滿意嗎?你對自己的性關係滿意嗎?(愛與性)
- 如果你需要某方面的專長或協助,來解決某個實際問題(比如種一棵樹、修無線網路、申請健保),你會找誰?(資訊與實質的)
- 誰讓你大笑?想看電影或去旅行,你會打給誰?誰讓你覺得放鬆、有共鳴、自在?(玩樂與放鬆)
以上這些問題不是考試,也不是沒有就很糟糕。在自問這些問題時,你或許會有一些意料之外的答案,並且幫助自己省思,找到指引的方向。對於如何運用這些問題的答案,書中有三個建議:
- 先專注在目前順利的三種關係上,鞏固或促進關係中讓人滿意的地方。
- 第一步都順利,再處理讓你感覺有點消耗活力的關係,或許你需要道歉、需要先示好。
- 找出哪些是你想要支持並付出關懷的人,或者認識新的人,在過程中保持開放的好奇心傾聽他人。
想了解人際關係該如何處理比較好嗎?我覺得這本80年的經典作品《人性的弱點》以當時的時空背景來說,算是劃時代的突破。而且,內容沒有過時的問題,因為人性自古皆然,有興趣的話可以一讀。
成年人際關係的4個階段
兩位作者Robert和Marc在書中提到,「如果你將自己的人生時間線放在本書所有讀者的時間線旁邊,將會浮現出與哈佛研究參與者相似的模式。即便每個人的人生都會有某些獨一無二的細節,也會有不分性別、文化、族裔、性取向和社經背景的驚人相似處。」
在1970年代以前,大多數的心理與社會研究都還聚焦在童年時期,但到了1972年,則開始將成年期視為充滿變動與重大機會的時期,以下這份簡單路線圖是透過「人際關係」來審視一個人的人生階段,也許並不適用你,但你可以從中找到摯愛之人的影子。
我個人認為,透過這個人際關係的發展階段,可以從一個相較宏大的角度來理解自己的生活處在哪個發展階段。
1.青少年期(12到19歲):就像在走鋼索
這是一個快速成長的時期,也是一個「找到自己是誰」的時期,透過與他人接觸,發展友誼,青少年會發展出對自己、對世界和對其他人的新觀點。
除此之外,在某個時間點,家長還會跌落神壇,變成普通(有時還很無聊)的成年人,書中提到一本教養書的書名很貼切的形容了這種情況──《退出我的生活,但可以先載我和雪柔去購物商場嗎?》
這個時期的我們可能會思考下列問題:
- 我正在成為哪種人?我想要像誰,不想要像誰?
- 我的人生該做什麼?
- 我對現在的自己和我正在成為的樣子,感到驕傲嗎?我該多努力仿效我尊敬的某個人?
- 我能獨當一面嗎?還是我會永遠仰賴別人的支持?
- 我怎麼知道朋友是不是真心喜歡我?我能指望他們挺我嗎?
- 我對於性和感情開始有很強烈的感受,讓我頭昏腦脹。我該如何處理這種渴望親密和受到吸引的感覺?
雖然青少年可能會把網紅、明星和一些知名人物當作role model,但實體的相處依然很重要,比如同儕、老師、教練、父母或父母的朋友等等對象,可以讓他們想像今後人生的樣貌會是如何。
2.青壯年(20到40歲):編織安全網
如果我們在青少年時期開始自問「我是誰」,那麼,青壯年時期就是這個問題的答案受到考驗的時候,在這個時期,我們會脫離原生家庭而獨立,財務獨立和職涯變成重要的議題,而此時養成的所有和工作、生活平衡相關的習慣,很可能會持續一輩子。
變得更加獨立自主和累積更多成就,是青壯年時期最令人興奮的事情,卻也可能因此過度專注於追求成就而忘了維繫良好的人際關係。這段時期,我們經常會自問:
- 我是誰?
- 我有能力過我想要的人生嗎?
- 我走在正確的道路上嗎?
- 我的信念是什麼?
- 我會找到對的人嗎?有人會愛我嗎?
如果能擁有互相幫助、充滿信賴感的友誼和真心親密的浪漫關係,對這個時期來說,不僅可以舒緩考驗帶來的壓力,也讓我們更有信心面對困難。不過,在現代社會中,其實還出現了「邁向成年期」(emerging adulthood)這樣的階段,很多青少年無法轉型成為青壯年,仍須仰賴父母,且也還在尋找自己在世界上的位置。
3.中年(41到65歲):超越自我
在這個時期,我們可能擁有穩定的工作和家庭生活,也為此自豪,但同時也感到前所未有的壓力,夾在養育小孩和照顧年邁父母之間,感受到責任與煩惱,可如果能向外擴展,從「我可以為自己做什麼」轉變成「我可以為自己以外的世界做什麼」,就能讓生活變得更有意義,也更有動力。
我們可能會自問:
- 跟別人相比,我過得如何?
- 我是否陷入一成不變的生活?
- 我是個好伴侶、好家長嗎?我與孩子關係好嗎?
- 我的人生還剩下多少年?
- 我的人生有沒有超越我自己以外的意義?
- 我真正在乎的人和目標是什麼(我能如何關注這些人事物)?
- 我還有哪些想做的事?
有意思的是,當研究受訪者晚年時被問及「你希望自己少做些什麼、多做些什麼」時,不分男女,都常提到中年時期,遺憾自己花太多時間在擔心,花太少時間實際付諸行動。只要知道自己的人生「不會只有這樣」,也就能夠發展出更多的可能性。
4.晚年(66歲以上):知道什麼(和誰)才是重要的
人生到了晚年,時間會突然變得很珍貴。面對老化、死亡的現實,我們會開始自問:
- 我還有多少時間?
- 我還會健康多久?.我的心智能力是否在逐漸喪失?
- 我想與誰共度這段有限的時間?
- 我這輩子過得夠好嗎?哪些事情是有意義的?我有什麼遺憾?
雖然晚年生活往往被視為生理與心智衰退的時期,可研究卻顯示人類在晚年時最快樂。我們變得更擅長放大好事,淡化壞事,換句話說,就是在情緒上變得更有智慧,而人際關係則是讓晚年生活喜悅極大化的關鍵。
有些年老者可能比較難接受別人的幫助,可人際互動是老年生活最重要的發展任務之一,所以,幫助別人,也被別人幫助是很重要的社交課題。此外,時間有限的感覺讓所有的關係都變得更重要,我們必須學會在覺察死亡和持續擁抱生活之間,找到平衡。
>>想知道「人類在晚年時最快樂」的研究是怎麼回事的話,參考這篇論文《Taking time seriously: A theory of socioemotional selectivity》,另有一本書談到臨終者的遺憾,《和自己說好,生命裡只留下不後悔的選擇》,有興趣可以看看。
接下來會藉由《重啟人生》的內容,來討論中年與晚年時期的職涯轉型與處世之道。
要怎麼經營職涯的下半場?
哈佛社會學教授Arthur C. Brooks某天搭飛機時,聽到一位老先生喃喃自語,說自己很沒用,要是死了就好了,旁邊的妻子小聲勸慰,這讓他想像出一個年輕時放棄夢想、如今壯志未酬而後悔的形象,結果等到下飛機時一看,發現對方雖已暮年,卻是一位家喻戶曉的英雄人物,他從小就將其當成偶像崇拜。
等老先生走到機艙門口,機上所有乘客都因為認出對方而竊竊私語,機長甚至上前一步,向老先生說:「先生,我從小就很崇拜您。」原本還極度厭世的老先生即刻神采飛揚起來,Arthur永遠忘不了這一幕,也因此開始審視自己是否落入了「奮鬥者詛咒」的現象,意即一向努力表現傑出的人,到了中年過後,卻發現自己陷入令人恐懼又無法避免的衰退問題。
他找出40歲時寫下的願望清單,發現幾乎都達標,甚至超越,可並未因此變得更加快樂或滿足,於是花了9年時間找尋答案,研究文獻,採訪無數傑出人士,最後甚至決定從智庫辭職,發展人生的第二曲線,把自己的想法和建議寫成這一本《重啟人生》。
每個人都有兩種智力
無論你信或不信,不論哪種職業的人,幾乎都會在快40到50歲之間開始衰退,做再多、工時再長,也無法再有更好的突破了。這是因為,我們人類有兩種智力,但上升時段卻出現在不同時期:
- 「流體智力」(fluid intelligence):指的是邏輯推理、彈性思考與解決新問題的能力,也就是我們一般人定義的「聰明才智」,通常涉及創新、閱讀與數學能力,幾乎所有勤奮的成功人士都是仰賴這種智力,但約30到40歲之間就會急速下滑。
- 「晶體智力」(crystallized intelligence):指的是運用過去累積的知識庫存的能力,也就是提出建議、傳道授業、整合所學的「智慧」。這個能力仰賴你的知識庫存,並且從40歲開始一路攀升,要到非常晚期才會下降,甚至不會下降。
以上論述是心理學家Raymond B Cattell在 1971 年出版的《Abilities : Their Structure , Growth , and Action》一書所提出,他形容這兩種智力:「從概念上來講,流體智力是解析抽象問題的脈絡化能力,晶體智力則代表人在一生中透過涵化(acculturation,不同文化相互影響的結果)與學習所獲得的知識。」
換句話說,你年輕時擁有聰明,老了則擁有智慧;你年輕時有辦法提出大量事實,而你老的時候知道那些事實是什麼意思,也曉得如何運用。
職涯曲線通常會和「流體智力」的發展曲線一致,這也是為什麼與科技、創新相關的行業會在40歲以前就開始走下坡。不過,使用「晶體智力」的行業則是大器晚成,比如需要整合大量知識的人文學科、教學、顧問等。
可要注意的是,作者提到,這些行業未必能和之前一樣帶來更多的金錢和名氣,最好懂得取捨,才能帶來更多的滿足與快樂。
做你的「反向願望清單」
想要過好人生下半場,除了對金錢和名氣做取捨之外,也要對「欲望」做好取捨,畢竟,我們人類很能適應所有情況,也就注定了滿足和快樂都不會持久,擁有越多,未必越能滿足。
當作者發現「願望清單」對歷經千帆的他來說無用時,便反向思考:
- 列出所有的世俗欲望和執念後,試著誠實以對,不放其實並不渴望的東西,比如度假小屋。
- 列出真實想法,比如,其實想要受人愛戴。
- 想像未來五年感到幸福、心平氣和,大部分時候都享受人生、心滿意足的情況,並且過著有目標、有意義的生活。作者認為信仰、家庭、服務他人的工作和人際關係是維持這個生活的主要力量。
- 回到第一步驟的清單,思考有哪些事牴觸第三步驟的力量,且爭奪了時間、注意力和資源?比如,為了爭取陌生人的讚美,犧牲人際關係和有意義的事,只是空虛的欲望而已。
- 以第四步驟的方式,選擇真正能帶來快樂的目標。
作者認為,晚年的時間、情感和精力所剩不多,不要浪費在不能真正帶來快樂滿足的目標上,而且,很多時候,滿足感並不是來自做多大的事,可能只是關照生活中的小事。
一行禪師在《正念的奇蹟》中提到:「洗碗時,洗碗就好。這句話的意思是洗碗的時候,你應該充分意識到自己在洗碗。」我們的注意力不是在重溫過去,就是被吸進還沒發生的未來,留意當下正在發生的事情,無論多小,避免白白度過能好好被我們運用的時光。
>>如果對科學正念有興趣,推薦大腦認知學家Amishi P. Jha的《顛峰心智》,她與團隊研究正念十多年,並與美國軍方合作,發現每天只要用簡單的12分鐘練習正念,就能有效增加專注力,活在當下。
活出生命的價值
展開你的「林棲期」
《美好人生》從「人際關係發展」觀察到我們的一生能分成四個階段,而《重啟人生》的作者則是拜訪印度上師,從談話中了解到印度教哲學也有人生四階段:
- 學生期(brahmacharya):致力於學習的青春年華與成年早期。
- 家居期(grihastha):開始建立事業,累積財富,成家立業。但許多人可能困於這個時期,執著金錢、性愛、權力、地位等世俗的報酬,導致自我物化,永遠無法獲得滿足感,就像執著於「流體智力」帶來的社經地位一樣。
- 林棲期(vanaprastha):在這個階段,我們刻意退出原本的公私責任,愈來愈投入性靈、深度智慧、教導與信仰。(作者認為,這就是發展「晶體智力」的形而上說法)
- 遁世期:(sannyasa):也就是人生最後的性靈階段,古代的印度男性會離家尋求開悟。
在林棲期時,你可以藉由接觸身心靈或宗教信仰,來為人生的最後階段做準備,只要把心思花在與超越有關的事物,眼界就能放得更寬,更有包容力,也才更容易從「超越自我」中獲得滿足感。
脆弱的力量,可以帶來深度連結
作者雖然是一名大學教授,可其實從小立志成為法國號演奏家,19歲加入室內樂樂團,四處巡迴表演,即便沒多少收入,他還是為自己謀畫了進入頂尖知名樂團的藍圖。
誰知,才20出頭,出於不知名的原因,他的表演與技巧每況愈下,其後又掙扎了9年,先加入一個室內樂團,後改為在小型音樂學校教書,可無論如何增加練習量,回不去就是回不去了。
還剩一個月滿30歲時,他開始尋找退路,先用遠距的方式取得經濟學學士學位,又在一年後取得經濟學碩士學位,這兩年的閒暇時間還是認真練習,但31歲那年,他終於承認不會再好轉了,才開始跟隨家族其他人的腳步進入學術領域。
雖然看起來很順利,但他一直對於自己的學歷有點自卑,仍在智庫任職時,同事們個個都是頂尖大學畢業,直到比爾蓋茲開始推動「10k學士」受到不少菁英的抨擊,他才因為憤慨,投書《紐約時報》,談及自己是如何因為一萬美金而能重建職涯的故事。
Arthur本以為這樣的分享會迎接排山倒海的嘲弄,可事實是,接到好幾百封與他有相同經歷的信,也因此認識了很多非傳統教育背景的人,一起用自己的經歷為推廣進修教育而發聲。
從這次的經歷,他學習到,想和人交心,就必須坦誠,不要害怕弱點暴露出來,也許你的故事可以帶給別人不一樣的力量。而且,當你誠實面對自己的弱點,更可以自在地做自己。
用三個策略,找到下一個棉花糖
知名的「棉花糖實驗」,就是讓待在原地的小朋友忍耐就可以吃到棉花糖的,雖然實驗結果已被證實能夠忍耐的小朋友有可能是因為家裡環境較好,不過,我們仍然需要有點耐心,才可以找到人生的下一個棉花糖,作者對於這個過程,給出3點建議:
- 找到讓你覺得「工作本身就是獎勵」的工作,不需要掌聲和鮮花烘托。
- 工作最好是既有樂趣,也有意義,讓快樂與幸福兩者兼有。
- 轉換跑道不必走直線,利用螺旋型職涯(Spiral Career)的方式在同一個領域中橫向轉換,不但能拓展技能,還能銜接之前工作獲得的經驗和能力。
過去,我們都習慣了直線型的職涯發展,可進入人生的下半段,那些外在的東西不一定是今日的你真正想要的,可能需要在上述的「反向願望清單」仔細想想自己真正要的是什麼。
但要注意的是,轉而追求內在的事物,從外人眼中看來,可能會像是降級,又好像跟過去的你沒什麼關係,比如,從管理對沖基金轉變到高中教歷史之類的。
當Arthur辭去智庫的工作時,彷彿經歷了一次死亡,畢竟外在肯定如金錢、地位等,是人類天生的需求,不過,他最終找到適合自己的目標──向人們描述「什麼是幸福」。
我個人真心推薦看下面這部影片:
結語:人生沒我們想像得長
還記得我28歲時,家裡年紀較長的妹妹對我說:「蛤~28歲,感覺好老喔!」我哭笑不得,回她:「妳也會28歲好不好。」到了她30歲,我終於可以拿這句話回敬她:「妳當時說28歲好老,那30歲咧?」她不好意思地說:「好啦,我當時不懂嘛。」
所以,究竟幾歲會有什麼樣的感覺,還真的要到了那個年紀才知道。
雖然我已近40,可難免也會好奇到底再過10年、20年會如何。《也許你該跟未來學家談談》提到,規劃未來前,要先釐清自己想要什麼樣的未來、不想要什麼樣的未來,可是,除了財務上的規劃,其他都有點難想像,看看《美好人生》,了解不同人生的故事,對我的「預想」很有幫助。
但其實,《美好人生》這本書並不是把所有案例都湊起來談,而是經過比對後,找出共同之處,並且比較其他類似的縱貫型研究,以了解不同文化、人種乃至性向的差異,最後提供我們應該經營哪一種人際關係的建議──不一定真的要經營親密關係,重要的是,你有可信賴、傾訴和求助的對象。
至於《重啟人生》,則是聚焦在人生的晚年,有人急流勇退,把鎂光燈讓給年輕一代,也有人死死抓住過去的榮耀不放,認為自己還可以再拚一次,增加更多工作量,卻忘了衰退是每個人必然的結局,但可以利用「晶體智力」所帶來的智慧,整合所學,為社會做出更大、更有意義的貢獻。
我自己是希望能成為一個具有包容力、能適時給人建議的老人家,但是,大概要動都動不了,才會覺得真的老了吧,以前,曾經在公車上讓位給一位滿頭白髮的長輩,卻被拒絕了,也許他覺得自己還年輕著呢,是我誤會了。
你有想像過人生的晚年是什麼樣的嗎?歡迎留言和我分享。
[sibwp_form id=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