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教養讀書筆記

【讀書筆記】用幽默感和角色扮演解決教養難題《遊戲力》

image 4
圖片來源:博客來

你覺得自己很努力唸繪本、學習如何教養、注意營養,當一個好父母了,為什麼孩子還是有各式各樣的情緒問題,又總是在你很忙的時候爆發嗎?

也許你該放輕鬆,換一種對孩子來說更好玩的方式,而這並不會減損你的威嚴半分,有時甚至能緩和你和孩子之間的緊張氣氛。

你可以試試和孩子一起翻滾、假裝自己都追不到他、枕頭大戰,或是讓孩子主導遊戲,由他分配角色給你等等。鼓起勇氣把繪本和作業本丟一邊,你會發現玩完後,孩子更願意配合遊戲以外的規定,像是好好吃飯和好好寫作業,可能還比你怒氣沖沖地在旁緊迫盯人有更好的效果。

美國心理學家Lawrence J. Cohen研究兒童遊戲與遊戲治療,於2001年出版《遊戲力》這本書,至今已譯成14種語言,他認為,孩子多數的「行為問題」大部分是親子關係連結斷裂所產生的問題

但當親子間產生問題或在學校遇到挫折,學齡前的孩子不會成熟到和你說:「我們可以聊聊嗎?」他只會說:「你可以跟我玩嗎?」因為遊戲是孩子與同儕溝通和理解這個世界的方式,如果我們願意進入他們的世界,他們才會知道,我們願意打從心裡接納他的全部,給予他最大的安全感。

比如說,你能夠從學校遊戲中知道,到底發生了哪些他說不出口的事情。

以下的介紹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依附理論「遊戲式教養」的重點,第二部分是用遊戲情境幫助孩子,第三部分則談談「父母也要被支持」,最後還會分享我們家的小小遊戲給你參考。

進行「遊戲式教養」之前,先了解孩子

遊戲力

在解釋如何進行「遊戲式教養」前,Cohen博士強調我們應當先了解孩子的狀態與個性,並且思考孩子需要學習什麼(像是同理心、勇氣),才依照目的選擇進行什麼樣的遊戲,以及我們父母需要做到什麼樣的程度

孩子的狀態:他的杯子是滿的,還是空的?

這是Cohen博士用來比喻孩子狀態的一種方式,以兒童心理的「依附理論」為依據,將孩子的需求比喻成杯子,而孩子主要的照顧者就像蓄水池一般,是孩子出發探險和返回的地方──飢餓、疲累、寂寞或傷害會倒空孩子的杯子,只要我們用愛、食物、舒適和營養就能填滿杯子

除此之外,照顧者還可以在孩子生氣時安慰他、遊戲、說說快樂的事等等方式來填滿杯子,只要杯子被填滿,孩子就會有安全的依附關係。而沒有安全依附關係的孩子,會較為焦慮、黏人,或退縮、封閉,也有可能只是魯莽地冒險,不是具有真正的冒險精神。

Cohen博士說,每個孩子處理杯子的方式不大一樣,有的一直碰壁,只因為他急著加滿杯子,反倒把杯子裡的東西灑出來;有的孩子則是要求一定要全滿狀態;還有的孩子乾脆把杯蓋蓋上,讓別人根本無法再加東西進去;也有些孩子不相信續杯的可能,因此拒絕擁抱、睡覺或坐下來吃飯等等。

但他提醒,即便是受到關愛、沒有創傷、杯子完整無缺的孩子,也經常需要把杯子加滿,因此,我們要盡力讓孩子感覺被愛、受到尊重、被需要以及被歡迎,而填滿和加滿孩子的杯子,就是親子連結的根本

用遊戲做連結

我們都知道,孩子希望我們無時無刻不注意他,但等孩子不再是學步兒,甚至是上了小學,我們就很難用一種呵護的方式看待他,或許因為我們鎮日忙於工作、家事,不像嬰兒時期經常做長時間的眼神接觸,也或者我們希望他能夠越來越獨立,也就變得很少做像擁抱這樣的親密動作。

但即便是長成了十幾歲的青少年,孩子依舊希望我們與他們有緊密的連結,不管是遊戲、聆聽或者擁抱,關鍵都在於創造親密而有意義的連結,就連煩人或具威脅性的行為都可能是渴望連結的表現。

Cohen博士說,「任何遊戲都可能是連結的開始。」你追我跑、紅綠燈、捉迷藏、扮演玩偶等等都是很好的連結遊戲。當孩子開槍打你,說:「你死了。」你倒下來裝死,但戲劇性地倒在他身上,只要孩子在笑,享受這個遊戲就行了。如果你的女兒罵你笨,你就裝死,真的笨到連她和枕頭都分不清楚。

Cohen博士一家的真實故事:重新連結的重要性

除了遊戲之外,親子關係的連結還包括許多非遊戲的互動

Cohen博士舉了自家的例子,他的另一半是護理師,當他們的大女兒兩歲時,老婆正好在醫院實習,每4天就要在醫院值夜一次,持續好幾年。等36小時沒睡的她精疲力盡地回到家,女兒會向媽媽打招呼,然後繼續做原本在做的事。

剛開始看起來沒有任何問題,但當他的老婆比較不累,想要陪女兒玩時,卻發現女兒會努力地避開她,抱女兒時,女兒會刻意注視別的地方。若媽媽想和女兒做眼神接觸,她會縮起身子到處躲避。連媽媽回來的當天,也只願意讓爸爸陪睡、洗澡、念繪本,很多時候,媽媽太累了,也只能隨她。

可是,Cohen博士希望母女倆可以重新建立連結,第一步是全家抱在一起,並提醒女兒,媽媽回來了,女兒哭了一下後看起來開心又放鬆,他們本以為這樣就結束了,可後來卻發現女兒急切地想回到原來的遊戲當中,而且還是無法與媽媽做眼神接觸。

某天,他的老婆抱著女兒,女兒卻轉頭要爸爸幫她洗澡、上床睡覺。Cohen博士便問:「誰抱著妳?」女兒竟然回答:「爸爸。」他和老婆對視一眼,女兒笑了起來,最後才說:「媽媽抱著我。」女兒嘆了口氣,最後把頭放在媽媽的肩上。

接著有好幾個月,Cohen博士都會用這個問題評估母女倆的連結程度。有時光是問這個問題就會讓女兒緊抱著媽媽哭泣,說有多想念她;有時女兒則是回答「爸爸」或「沒人」,然後轉頭看媽媽會放棄還是堅持,但只要堅持連結,最後女兒都能說出「是媽媽抱著我」,並望著媽媽的眼睛。

我會特別說這段故事,是因為Cohen博士解釋,他們家是屬於傳統角色互換的家庭,一般是由父親扛起家計,而又有多少父親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家,兒女卻將他推開時,會想「算了」──孩子心想,爸爸比較在乎工作,不在乎我;爸爸則想,我只是賺錢的機器,算了,他想跟我玩,會來找我的。

他希望每個家庭都可以運用遊戲來修補自己重視的關係,即便重新連結必須穿越一堆討厭的感受和痛苦的情緒。

>>在《教孩子跟情緒做朋友》裡,提到孩子受到挫折或驚嚇後,會有「復盤」整件事的需求,我認為某些遊戲就是一種復盤的方式,如角色扮演遊戲。

「遊戲式教養」的5個重點

遊戲力

在安排好的「特別時間」裡,首要原則是先對孩子說「好」,做他們想做的事,在過程中注意安全,但不用過度擔心。

最重要的是,當你「聆聽」孩子的遊戲時,必須將每件事當做是一種溝通,包括丟球和踢球。因為大部分的孩子不會解釋,在你還不確定他要表達什麼時,先順著他。

安排「特別時間」

Cohen博士建議,跟隨孩子帶領的方式,是在保留的一兩個小時內由孩子主導,如果遊戲式教養是加入孩子的世界,那麼「特別時間」就是再往前一步。基本形式是,家長或其他大人為孩子保留一對一的固定時間,提供孩子不受干擾、專一的注意力,在這段時間裡,最好不接電話、煮飯或打嗑睡。

或許,孩子會想挑戰平時不能做的事情,比如吃糖果、玩玩具槍、甚至大孩子會想要試試騎機車等等。這是因為,孩子會想利用「特別時間」的安全感來處理新的或是困難的事物。Cohen博士認為,對於平日被禁止的活動,可以先嘗試5到10分鐘,看怎麼樣才會對孩子有用,這問題沒有標準答案。

書中的例子是一位反槍枝的母親,兒子們在特別時間要求玩假的火爆槍戰,這與她一直以來的價值觀不符。Cohen博士則建議她找機會與其他父母談論這個議題,再用短一點的特別時間來實驗,最後想辦法找到替代的遊戲,可以讓孩子探察這個議題,但又不會讓她過度不安。

後來,他們母子決定用假想的武器來進行遊戲。

回答「好」,讓孩子嘗試

Cohen博士一開始做遊戲治療時,也誤會自己需要先「引導」,後來才發現自己需要加入孩子的世界,用「好」取代「不行」,並想辦法把自己的負面情緒收起來。

有回,Cohen博士與另一位父親各帶了自己的女兒去健行,當他們走到池塘邊,發現池塘邊綁著一艘竹筏。另一個女孩說:「我們去划船吧。」Cohen博士掃興地說:「這個結解不開的。」另一位父親則說:「好呀,看看妳能不能把結打開。」兩個女孩立刻解開繩索。另一位父親又問:「我們要怎麼划呢?」女孩們找了兩根大木頭代替槳,最後他們四人在竹筏上度過了愉快的時光。

在這個經驗裡,他學習到自己只是被恐懼支配了,對於立即有危險的事,我們當然要告訴他們,但孩子應該要有機會嘗試和經歷生活裡大部分的事情。如果你說:「我們來試試吧。」結果可能出乎你的意料之外,也可能和你預料的一樣,不管是哪種,孩子都會感受到你支持的態度。

讓他們贏,再逐漸提高困難度

書裡提到,有些父親喜歡對兒子採取冷酷世界的態度,希望他們準備好面對同儕競爭,因為同儕不會故意輸掉比賽,但Cohen博士認為,應該從讓他們贏開始,才逐漸提高困難的程度,用進進退退一陣子的方式,讓孩子有挑戰性又不至於失去自信。

每個孩子不一樣,有的孩子需要多一點自信,有的孩子則需要多一點挑戰,你得「聆聽」孩子的感受和需求──如果孩子希望贏,會希望你用「特別的規則」玩,當孩子希望有挑戰性時,也會表達出來,因此最好的方式還是要跟隨孩子,由他們主導遊戲的節奏。

如果孩子每次輸了之後都非常生氣,或贏的時候態度特別不好,那麼,他們就需要大人從玩遊戲轉換成玩這些主題,例如玩個遊戲讓他一直贏,但你扮演一個滑稽的痛苦失敗者,或誇大自己有多麼棒,可是每個動作都錯了──讓他們用大笑來解除遊戲結果的生或死。

經過一段時間後,觀察他們是否會平衡兩種感受──享受勝利,即便不是完全公平;享受挑戰,即使他們輸了。

用笑聲確認你走在正確的路上

當你確定孩子的笑聲具有愉悅和傳染的力量,把它當作指標。比如對嬰兒做出滑稽的表情,或者追兩歲小孩,假裝笨拙,但在快追到的時候跌倒,又或者讓六歲小孩追你,你讓自己被追到並大叫:「天哪!我不敢相信你追到我了!」

如果你不好意思太過滑稽,可以用布偶娃娃替代,讓它用幽默的口味說可笑的事。

不過,每個孩子能夠接受的程度不大一樣,有的孩子可能會以為你在嘲笑他,如果注意到這個情況,記得要調整一下內容。

最後,Cohen博士特別提醒,呵癢遊戲雖然會帶來笑聲,但它如果牽涉到壓制住孩子,違反他們的意志,就不要這樣做。這樣帶來的笑聲並不算數,因為不想笑卻被迫笑會帶來一種無力感,如此一來,遊戲就變成權力的拉扯,畢竟,強者才會在這個遊戲當中成為贏家。

放下身段,但也要注意自己的感受

其實,孩子經常覺得自己很笨或沒有力量,因此,為了協助孩子,Cohen博士都會把自己的尊嚴放在一旁,除了能讓孩子在遊戲時擔任比較有力的一方外,也能讓他們復原受傷的自我。

當然,這需要一點練習。

確實,很多大人無法鬆掉自己的角色,畢竟在工作和其他場合我們隨時被期待要嚴肅,可孩子卻巴不得我們跳出來和他一起玩。當大人不確定要怎麼和小孩一起玩時,Cohen博士會問:「你能做到最誇張的是什麼?如果你真的做了,天會垮下來嗎?」

不過,有時候孩子會因為心裡積了太多壞感受,在有趣的遊戲裡不小心爆發出來,比如哭泣、亂發脾氣或說些不好聽的話,這時候他們需要聆聽,或在他們氣到亂踢時溫柔地抓好,等他們釋放出完整的情緒。

若你對此一無所知,很容易覺得孩子在小題大作,但這些眼淚可能是上次他受傷時你不在身邊時留下的,要記得,他是因為和你在一起才會有釋放情緒的安全感

但如果,生活中所有該做的事剛好把你的精力榨乾,讓你根本沒有餘力享受遊戲和樂趣,也可能你試著加入孩子的笑聲和遊戲時,才發現自己並不快樂,那麼,誠實面對這些感受,檢視內心,和別的父母聊一聊,或找專家協助,你的孩子一定會等你、原諒你,並希望你放鬆

>>理解自己的情緒和感受也很重要,後面會提到父母也需要支援的部分,或參考這篇文章:安頓自己,安頓孩子的內心《羅寶鴻的安定教養學》

[sibwp_form id=2]

「遊戲式教養」的2種情境與問題

遊戲力3

前文提到,父母要跟隨一段時間才能確定自己有好的理由決定是否介入主導,有幾個常見狀況如:提供孩子挑戰、引介一個重要議題及讓無聊的事變有趣等,這樣能重新導向,因為當孩子孤立自己或有無力感,就需要大人的幫忙才能出來

你可以問一個簡單的問題,或一句回應,比如「我們來玩球」,想辦法讓所有接觸都變成雙向的活動。如果遊戲沒有帶來快樂的笑聲,就稍微變化一個小地方,讓遊戲變得有趣些。

學習控制力道的體能遊戲

Cohen博士認為,所有的孩子都需要體能遊戲,不論是攀爬、搖擺或跑來跑去,畢竟孩子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學校坐著,回到家又坐著寫功課和看電視,這些事情消耗了熱情和創造力。

每天可以安排時段讓孩子玩「自我調節」的遊戲,讓孩子跳、跑、搖、舞,做跳躍動作或任何重複性的律動,你再指定頻率,快速轉換,「快一點、慢一點、慢一點、快一點、超級快……右邊、左邊、右邊……用左腳跳、現在換右腳、兩隻腳!」也可以是團體遊戲。

或者,來玩書中提到的「角力遊戲」,男孩可以學著控制攻擊性,女孩則可以學習更有勇氣和自信,孩子玩角力或扭打來試驗自己的身體能力、享受遊戲樂趣和控制力道。而大人的工作是,不會在孩子們哭和放棄時罵他們,調節挑戰度,並訂定基本的安全原則。

此外,角力遊戲還可以改善大孩子的攻擊衝動,我們大人替代了更弱小的孩子,讓大孩子轉移注意力到我們身上,用溫柔和嬉戲的方式讓他們知道不必傷害別人就可以很有力量

恢復自信的角色遊戲

孩子們在處理現實當中的不公平和不愉快時,會創造全新的腳本來扭轉原本的狀況,在遊戲中,他們的角色通常是顛倒的,像是扮演醫生、老師、父母、暴龍、戰士等。角色逆轉對恢復孩子的自信特別有幫助,大人有時扮演製作人,給予空間、點心和玩具,但有時要做回應的觀眾或演員。

當孩子受到驚嚇時,可以利用說或玩的方式,重複發生在他們身上的故事,「讓孩子陳述故事的重要性在於讓他釋放與事件或經驗連結的感覺。沒有這個出口的話,孩子心裡殘留的感覺會在未來困擾他。」如果太痛苦了,可以慢慢來,把現實事件稍稍變裝,變成故事

這裡的例子是Cohen博士朋友的兒子,他在第一間托兒所的經驗不太愉快,可換到另一間他喜歡的托兒所後,似乎還是無法處理在舊學校的不愉快經驗。他的母親編了一個故事,故事中的小老鼠在暴風雨的海上困在一艘有破洞的船,後來被另一艘堅固的船救起,船上的人給他很多溫暖和幫助。

小男孩似乎找到了故事與現實的關連,不但要母親講十幾次這個故事,還自己把這個故事演出來,加入許多細節。母親可以看出這些細節是在前一所學校發生的事,在這之後,小男孩在新學校裡表現得更有熱情、也有更多嘗試新事物的信心。

被孩子拒絕,怎麼辦?

有時候孩子渴望連結,但因為感覺孤單又有點生氣,反倒會為了引起關注而把我們推開,那麼如Cohen博士一家的例子,你可能要堅持才能將孤立的牆打破,如擁抱與眼神接觸。

如果一段時間後,他們掙脫,就試著抱久一點再放手;若他們跑回來打你,就是一個想要再靠近的訊號,你得繼續擁抱與眼神接觸。

當然,Cohen博士會堅持連結,但會盡可能用孩子的方式,如果不是百分百確定,他不會違反孩子的意願抱住他們,除非有安全上的疑慮。

要是孩子無法做眼神接觸,他會持續邀請,不會第一次嘗試就放棄,但若被關在房門外或孩子縮到角落裡,他則會給他們一點空間,再視情況接近,等他們準備好要連結,才會轉到遊戲的模式

>>除了溫和的推力堅持連結外,這裡還提到大人的主導可以提出挑戰讓孩子嘗試新事物、利用遊戲引介重要的主題(如攻擊性問題和排擠等)。

遊戲之外,父母們的支持網絡

遊戲力 父母

那麼,談了那麼多關於孩子的事,該輪到我們父母了。

你的杯子是什麼狀態?

如果你發現自己經常無法將教養書所說的應用在生活上,比如,「遊戲式的教養」對你來說非常困難,那你需要先為自己充電,加滿空杯,讓自己從孤立和無力的感受中走出來。

Cohen博士認為,第一步是先承認我們開始嘗試時有什麼樣的情緒──無聊、挫折、厭惡、憤怒、煩躁、焦慮、疲憊、不專心、壓力太大等等,這些是求助的父母們曾經和他說過的感受。

你也有下列這些想法嗎?

「他們得到的注意力比我們小時候多很多了」、「我老是和以前一樣,陷入權力的拉扯」、「從沒人和我這樣玩過」、「我想玩,但我好想睡」、「我簡直快累死了」、「他們玩的遊戲好無聊」、「我工作都處理不玩了,怎麼有辦法玩」、「他每次這樣,我就會很生氣」……

當我們被這些感覺淹沒時,就很難享受樂趣或注意到孩子的需求。就像孩子一樣,我們父母也要釋放這些沒有哭出來的眼淚、放鬆緊張的肌肉、放下我們的恐懼和擔心,我們才有辦法遊戲。

加滿我們自己的杯子

當教養工作勝任愉快時,我們花在孩子身上的時間,就可以加滿我們的杯子,但教養不順利時,我們與孩子相處時(甚至光想到他們)就會把自己的杯子倒空。

所以,我們得想辦法幫自己續杯,Cohen博士建議一定要找個好聽眾來「聆聽」你。不管是誰,找一個能表現出尊重和感興趣,而且不會一直想告訴你該怎麼辦的人,即便你開始哭了或有其他情緒,他也能繼續「聆聽」。為此,你可能要告訴聆聽者別打斷也不用告訴你該怎麼做、該怎麼感覺

你可以找一兩個同伴相互聆聽,比如在電話裡講5分鐘、面對面深談兩小時都可以,如果我們誠實地分享思考和感受、釋放情緒,就能夠開始覺察內心世界及回復自我,Cohen博士解釋,「聆聽」其實就是大人的遊戲方式。

當別人的聆聽夥伴時,記得不要說什麼「開心點,喝點酒,不要再想,沒什麼好生氣的」,讓情緒自然流出,因為在講述時很容易會有哭泣、害怕或大人版脾氣的狀況。不要擔心這樣浪費時間,書中提到,聆聽別人與別人聆聽我們有同樣的好處。

為其他父母伸出援手

你會不會有時候在排隊結帳時,後面有個小孩大發脾氣,或者孩子扭來扭去,父母就大聲威脅?又或者孩子捏了一下車裡的嬰兒,嬰兒大哭,家長打了孩子,孩子則開始尖叫?大部分的人頂多皺個眉,不想多管閒事,但Cohen博士建議我們可以試著伸出援手。

或許,這些父母只是最近過得不太順利,甚至一生都不順利。即便你覺得你處理的方式一定比較妥當,可發生類似的事情時,你會希望別人幫你、還是給你臉色看?

比起把孩子拉開,你可以試試的做法是與父母連結,比如說:「你一定很累吧?」或「照顧孩子一定很辛苦,需要我幫你拿點東西嗎?」甚至只是給一個溫暖的微笑,也能讓對方感受到自己被理解。雖然我們不見認同其所作所為,但保持正向的互動,會比讓他們留在自己的孤獨之中更有幫助。

此外,聚集其他父母組成一個聆聽的小團體也是一個不錯的做法。有些父母不好意思承認自己有時很想打孩子,或希望自己可以轉身離家別再回來,又或是比較偏袒某個孩子。如果我們和其他父母談談,就會發現自己不是唯一有這些感覺的人

我家常玩的3種小遊戲

我會這麼認同這本書的概念,可能是因為平常就蠻常做這些事的。不過,我沒有安排什麼「特別時間」,純粹是當作親子時光的調劑來進行。我原本就有點喜歡開點小玩笑,因此,這些小遊戲比較像書中說的「插花式」,但有些形式很類似書中說的一些事例,你可以參考看看。

床上疊疊樂

這個遊戲是我看了「角力遊戲」那章得出來的靈感,因為內容提到,孩子們需要和大人逆轉角色,感覺自己很有力量,以增強自信心。我就在床上玩這個遊戲,由我趴在最下面,為了避免受傷,大寶先上來,再讓二寶疊在最上面。

這個遊戲最重要的部分是,被壓住的大人一定要發出可笑的慘叫聲,我通常都亂叫一通,比如「啊啊啊,救命啊」或「我被壓扁扁了」,因為我是亂喊的,在上面的孩子們都知道我沒事,她們通常會開心地搖來搖去,故意掉下來,然後再來一次。

有時候我會轉到正面來玩抱抱遊戲,孩子們最喜歡擁抱,即便沒有玩遊戲也會很開心

不過,我覺得疊疊樂遊戲特別適合平常扮黑臉罵人的父母一方來玩,可以緩和關係。像我老公趴在床上養神時,有時會讓孩子去疊在上面玩(要確定大人狀態是平和的),父女三人通常都會有一小段的溫馨時光。

手指心臟病

這也不算是我發明的小遊戲,只是有時排隊等太久,需要做一點事情來轉移孩子的注意力,我才會想到這個玩法。

大人張開手心朝上,跟孩子說你要抓他的手。孩子前幾次放上來時,故意抓不到,但要抓到一兩次或做一些抓的動作,讓孩子覺得有點挑戰性。我們家的孩子通常都會越玩越興奮,一直尖叫,因此在外面的時候還要讓她們叫小聲一點。

這個玩法的好處是到處都能玩,也不用什麼道具但沒辦法撐很久。我通常是在排隊無聊時,或孩子打斷我工作的時候玩,坐在椅子上就能和他玩一會兒,不至於讓他覺得一直被忽視。

緩和氣氛的廁所幽默

手足之間總是會有爭執的時候,或者,因為我們家大寶個性比較敏感,很容易就會有情緒。既然我已經讀過關於情緒教養的書,就會避免跟她說「妳不要生氣」或「有什麼好生氣的」之類的話,那就得想很多辦法。

某次,大寶有點生氣,「哼」了一聲,雙臂抱胸,轉過身去擺出拒絕的姿態。我之前是直接學她,也是哼一聲,然後做出一樣的動作,這方式在中小班時有效,大寶會笑出來。可到她大班就失效了,因為大寶以為我在嘲笑她,結果奔進房間裡,我只得收起玩笑,到房間認真哄她。

後來,也是大寶在生氣,不肯進房睡覺,我當時哼一聲轉身,開始搖起屁股,拍拍我自己的屁股,唱一段「屁屁歌」,「喔我的屁屁、屁屁…….」具體忘記唱什麼了,反正我就亂唱,然後往前往後跳,伸左腳又伸右腳,說:「屁屁要進房間囉!」結果大寶也忘記自己在生什麼氣,和二寶一起又笑又鬧,跟在我後面一起跳屁屁舞,進了房間。

就像Cohen博士所說,學齡前的孩子真的對「廁所幽默」很有反應,講「屁股」、「大便」,她們都會笑翻了,我每次都很納悶:「這真的有這麼好笑嗎?」不過我也不介意說這些,在外面不說就好了。

>>我注意到台灣也有遊戲治療學會,裡面的成員須有心理學碩士以上學歷才能參加課程認證,相信專業度是沒問題的,如果有需要專業上的協助,可以到這個網站點選「遊戲治療認證」頁面,再到下方點選「找遊戲治療師」、「找遊戲治療督導師」或「找遊戲治療輔導員」等選項,來查詢你家附近有沒有人員可以協助。

心得

其實我原本已經決定不看教養書籍了,因為我覺得最重要的是聽孩子說話,理解她們的性格,並按照不同性格去調節自己的做法,但從《跨越每一個不敢》看到這本書後,就很好奇,為什麼作者如此推崇這本書呢?

結果才讀兩三章,我就有為之驚艷的感受──遊戲教養,是另一種與孩子對話的方式

書中有一句話說得很好:「我們的社會總是想辦法把遊戲變得具有教育性、豐富性和競爭性,把學習的樂趣變不見。」我剛開始也以為《遊戲力》說的是那種具教育性質的遊戲,還好不是,不然我可能不會再讀下去,畢竟之前也看了不少。

當然,我並非覺得教育性質的遊戲不好,畢竟書中所提的遊戲事例有不少是需要大人介入、有目的性質的,只是,就如Cohen博士所說,最重要的是,和孩子之間的連結。只要孩子有夠強的依附感,他就能在你不在的時候,好好體驗自己的人生。

我們家的5歲、3歲兒最近經常玩「假裝遊戲」,就是書中所提的角色逆轉、扮演等等,她們有時是醫生、有時是媽媽,也有時需要我參與或不用,而我終於理解遊戲的用處是什麼,及我可以怎麼樣去幫助她們。

有一章提到「手足競爭」,這也是家有兩個孩子以上的父母總會遇到的問題,非常感謝可以遇到這本書。Cohen博士提醒,面對手足爭執,父母要先退後觀察,才決定是否介入,如果孩子總是被打或被排擠在團體之外,就需要輕輕介入,如「發生什麼事了」、「每個人都輪流玩」等。

除此之外,Cohen博士也提到設下界限、情緒等問題,不僅有非常豐富的治療事例可以參考,而且,他還是個女性主義者、爸爸支持組織的發起人。

真心推薦這本書給你,讓我們一起用遊戲和孩子們展開有趣的對話吧

如果你需要購買這本書,可以透過這個連結,用以鼓勵我維持這個網站,你不會有任何損失:購買連結

Share this post

「閱讀很重要,但生活也是。」相信閱讀是生活的一部分,而生活也是閱讀的一部份,目前的身分是文字工作者二度就業中。有任何合作事宜,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