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的經濟學教科書充斥著專業名詞、圖表和公式,即便想讀,也很容易被這些內容勸退,美國經濟學家湯瑪斯‧索維爾 (Thomas Sowell) 寫了《經濟學的思考方式》(前兩版叫「簡單經濟學」)給一般人讀,目前已經出了五版(中文三版)。
這本書分為三個部分:
- 第一個部分:從第 1 章到第 4 章,用淺顯易懂的方式解釋「經濟學是什麼」。
- 第二個部分:第 5 章到第 23 章解釋在新聞中經常出現那些「經濟學名詞」,有些我們在課本上看過,比如入超出超、GDP 等,這本書除了名詞釋義,也會解釋經濟學家如何看待這些名詞及背後的意義。
- 第三個部分:從第 24 章到第 27 章,談談經濟學的迷思與發展史。
我個人認為,這本書應該仔細的讀第一個部分,再讀第三個部分,最後才通讀第二個部分。推薦第 16 章到第 23 章的國民經濟和國際貿易,有助於理解經濟議題及相關新聞。
這篇文章會從「什麼是經濟學」開始,介紹作者的背景,再簡單介紹 4 個經濟學思考及 3 種實用概念,最後會是我個人對這本書的看法和延伸書單。
本文目錄
什麼是經濟學?
「經濟學是研究如何使用不同用途的稀有資源的學問。」
英國經濟學家萊昂內爾.羅賓斯(Lionel Robbins)
在亞當‧斯密 (Adam Smith, 被譽為經濟學之父) 寫下《國富論》以前,人們尚未使用「經濟學」這個名詞,在當時為大眾熟知的是政治學的一個分支「政治經濟學」,主要關注政府如何收集和花費金錢,而亞當‧斯密衝破這個藩籬,談論私營經濟和企業如何創造國家的財富,如此,「經濟學」這門學科便誕生了。
經濟學跟 3 種元素息息相關:
- 稀少性:
- 如果把每個人想要的都加總起來的話,結果往往會遠超過實際數量。因此,「需求得不到滿足」會內嵌於所有經濟制度中,區別只在進行權衡取捨的方法不同,而權衡取捨是任何經濟制度都不能避免的。
- 資源是有限的,可同時也具備「可替代性」,就像水可以用來製造冰塊,也可以用來製造水蒸氣,同時還可以與其他東西結合,生產許多混合物和化合物。大部分的資源都具備「可替代性」,包括人力資源。
- 生產力:從原始的稀有資源到產出,也就是「由輸入轉輸出」的整個過程。
- 人類行為:我們如何分配資源與產出。
因此,談論一個國家的經濟政策,就是在談「如何有效運用具有替代用途的稀有資源」。土地、勞動人力、資本和其他資源等,都可以用來製造產出,以決定一個國家的生活水準,而經濟學家就是在研究使用上述資源的相關決策對我們產生的影響。
關於經濟學,你可能需要知道:
- 經濟學不能教人如何賺錢、如何經營企業和預測股市波動。
- 立意良好的經濟政策也可能帶來災難,要看政策刺激出什麼樣的誘因,而非可能發生的結果。
- 經濟學是系統性的因果分析,看的是整體。
- 經濟決策並不單指金錢,只要是跟「分配有限資源」有關都算。
- 沒有經濟決策可以解決問題,通常只能在權衡取捨中緩和問題。
你可能會有點訝異的是,亞當‧斯密其實是一位哲學教授,在他之前提過經濟問題的人,有哲學家、神學家、貴族和股票經紀人等。所以,經濟問題不一定要經濟學家才能談。
高中輟學的黑人經濟學家 湯瑪斯‧索維爾 (Thomas Sowell)
我認為在讀一個經濟學家的理論之前,有必要了解他的成長背景和經濟流派,所以中間插播了這本書作者湯瑪斯‧索維爾 (Thomas Sowell) 的介紹。
索維爾出生於美國一個貧窮的黑人家庭,父親早逝,母親從事女僕工作,家中共有 4 個孩子,因此早早便被伯祖母領養。在童年時期,他幾乎沒看過白人。9 歲時搬到紐約,升高中時,考上紐約當時最有名的史岱文森高中(跟建中差不多),是家族中唯一一個讀超過六年級的人。
但這並不代表他的人生就此一帆風順。高一那年,他和伯祖母大吵一架,離家出走的他只能輟學,去住流浪漢的收容所,並開始打零工,後在身無分文的情況下參加韓戰,由於攝影方面的才能,成為海軍陸戰隊的攝影師。
退伍之後,他在華盛頓特區擔任基層公務員,同時報名一所歷史悠久的黑人學院的夜間課程,接著,他以優異的入學成績和兩位教授的推薦函進入哈佛大學就讀,並高分畢業。之後,又取得哥倫比亞大學的碩士學位、芝加哥大學的經濟學博士學位。
他有幾個特點:
- 由於成長經歷,他 20 多歲時是馬克思主義者,最早寫的書也和此有關,但擔任基層公務員後,他放棄了馬克思主義經濟學。
- 因在芝加哥大學取得博士學位,被視為芝加哥經濟學派(新古典經濟學)的代表。
- 支持自由市場經濟及資本主義,反對設定最低工資、價格管制等政府干預的凱因斯派經濟政策。
- 一生寫了 10 多本書,包括社會議題、種族歧視、政治立場等,其中,因兒子有閱讀障礙的問題而寫的《 Late-Talking Children 》及《愛因斯坦綜合症》專業研究甚至受到世界知名語言學家史蒂芬‧平克的大力讚揚。(參考來源)
所以,他在書中有時會提到馬克思說的話來支持自己的論點,例如:「和許多其他的左派人士不同,馬克思並不認為資本家控制著經濟,反之他認為『自由競爭會把資本主義生產的內在規律,當作外部的強制規律,而對每個資本家發揮作用』。」
經濟學思考 1:供給理論
最基本且最明顯的經濟學原理,莫過於人們傾向在價格較低時多買一點,及在價格較高時少買一點的事實。同樣的,生產商品或提供服務的人傾向在價格較高時多供給一點,在價格較低時少供給一些。
當人們試圖量化某個國家對某項產品或服務的需求時,都忽略了一項事實,那就是並沒有固定且客觀的「需求」,人們在價格較低時想要更多,而在價格較高時要的較少,需求量很少是固定的,甚至從來就不是固定的。
例如:以色列集體農場裡的公社生活,電力和食物都不收費,造成人們經常懶得在白天關掉電燈,而且成員會從外面帶朋友到集體農場共用三餐,但當集體農場開始收取電力和伙食的費用後,兩者的消耗量就大幅下滑。
同樣的,供給量也不是固定不變。
當探勘、開採和處理的成本能夠壓低時,原油價格下滑,低產量的油井就會關閉,但要是油價止跌回升,或降低了處理成本,這些油井就會恢復營運,因此,原油的供給量不是固定的,其他類似的事物也是如此。
作者認為,只要人們可以自由地把錢花在認為適合自己的東西上,反映供需價格的變化,便會將資源引導至需求最多的地方。在實質交易中,價格是買賣雙方共同同意的,任何無法提供與競爭對手同樣誘人交易的人,可能根本找不到人進行交易。
但當企業大到「寡占」和「壟斷」的程度時,這種由市場調整的價格機制便會被打破。美國著名的石油大亨洛克斐勒掌管的「標準石油」,就曾利用削價競爭、賄賂政界、威脅運輸鐵路業者、斷絕對手必要耗材、收購破產公司等手段壟斷行業,直到反托拉斯法將標準石油拆分成 34 家新公司為止。有意思的是,洛克斐勒晚年生活簡樸,也是美國首位資助學校、醫院等的富豪。
話雖如此,可自由市場仍有其必要性──不管打字機的品質有多好或技術多麼純熟,當大眾能透過其他選項達到相同或更好的結果時,就不再想要打字機了。不論在什麼時代,要是新產品或新的生產方法能提高生活水準,就意味著資源會從一些人手裡轉移到另一些人手裡。
經濟學思考 2:通貨緊縮與通貨膨脹
通貨膨脹
指的是「整個市場的需求大於整個市場的供給」,所以單一物價的變動不代表「通貨膨脹」,不過,「供給減少」和「需求增加」都有可能造成通貨膨脹的問題。
- 總需求增加:稱為「需求拉動型的通貨膨脹」,總體的消費需求增多,代表景氣轉好,畢竟一個人的消費是另一個人的薪水。
- 總供給減少:稱為「成本推動型的通貨膨脹」,由於供給成本上漲(如原物料和運費),當製造成本過高,就只能提高銷售價格。廠商不願意增加產量,也不願意降價,就導致失業率升高,最終變成高失業率、高物價的「停滯性通膨」。
通貨膨脹率通常用消費者物價指數的變化來衡量,不過,消費者物價指數只是一個整體的近似值,因為不同物品的價格變化是不一樣的。例如,到 2006 年 3 月以前的十二個月內,美國的居民消費價格上漲了 3.4 %,這些變化包括能源價格上漲 17.3 %,醫療價格上漲 4.1 %,但服裝價格卻下降 1.2 %。
除此之外,市場上流通的貨幣數量變多也會影響通膨率,如量化寬鬆(多印鈔票)、利率降低(容易借錢)等。但要是不這麼做,人們手中的錢不夠,自然不願意消費,會導致就業率降低,所以政府必須適當控制市面上流通的貨幣數量,以免惡性通膨(超高的物價)。
通貨緊縮
與「通貨膨脹」相反,「通貨緊縮」指的是「整個市場的需求小於整個市場的供給」,整體的需求量變少。在這種情況下,失業率有可能升高。
並且,持有貸款的人,比如買房的人、企業和那些借貸消費的人就會還不起貸款,結果銀行會跟著倒閉,銀行倒閉,就意味著人們即便有錢也不敢把錢存在銀行;沒有銀行可以借錢,企業也跟著倒閉,結果惡性循環,造成長期的景氣低迷──這就是美國 1929 到 1932 年間大蕭條的情景。
在大蕭條期間,美國政府認為維持基本工資可以保持高購買力,結果企業為節省支出而縮編人力需求,導致失業率居高不下(作者認為基本工資會讓只有低技能的人找不到工作)。另外,小羅斯福上台時認為要保護農產品的價格,造成許多人挨餓的同時有大量食物腐爛的情況。
由於政府的消費也算在「總需求」裡,因此,為了提振消費,政府多消費也能提升就業,但也要視情況而定,畢竟,若用干預手段以較高成本提振了某個產業,市場也許就會失去用較低成本新增的其他就業機會。
對於政府應該干預多少、到什麼程度,經濟學家分成大政府和小政府兩派立場而爭論不休。
關於通膨和緊縮,我沒有很喜歡書中的解釋,主要是談到以前的貨幣制度「金本位制」,但其實,只要知道現在沒有金本位制就可以了(意思是各國政府不用管黃金存量的情況下自行控制貨幣數量),所以,我後來參考了另一本書《懶人圖解經濟學》的圖表和解釋。
不過,書中有許多地方都會談到通膨,如工資、價格管制政策、股票和風險的投資、GDP、稅收和貨幣政策等,第二部分大致上讀一遍較能通盤理解。
經濟學思考 3:GDP 與 GDP 的意義
國內生產毛額 (Gross Domestic Product,簡稱 GDP),指的是一國境內生產的所有產品和勞務的總和,不過,產品和勞務的內容會隨著時間不斷變化,如 20 世紀初,美國的國民產出並不包括飛機、汽車、電視和電腦,而到了 20 世紀末,已不再包含打字機、計算尺(計算機之前的工程師必備工具)等產出。
因此,不同時期的 GDP 構成差異很大,尤其時間跨度越大,這種差異就會越大。在經濟學家比較不同時期的 GDP 時,要對存在通膨偏差的統計數據進行調整,如消費者物價指數 (國內的生活成本,簡稱 CPI ) 和實際工資(衡量生活成本後的薪資)。
那麼,我們要生產什麼才會被算在 GDP 裡呢?從水龍頭流出的水不怎麼會影響 GDP,但要是被製作成瓶裝水,就會成為 GDP 的一環了,可實際上,只有前者對我們的生活才重要。所以,GDP 的高低不能完全用來衡量我們的生活水準。
如果要比較生活水準,通常會以人均國內生產毛額(再根據實際購買力做調整)為基準,這個時候,就會發現各國 GDP 跟各國的人均實質 GDP 的排名有落差,如書中提到的 2009 年 GDP 前五名分別是美國、中國、日本、印度和德國,但這 5 個國家都沒有進入人均實質 GDP 前五名。
不過,這並不表示人均實質 GDP 高就是生活水準高,如美國的跨國企業通常會把公司註冊在愛爾蘭來避稅,堆高了該國的 GDP,卻沒有提供相應的就業機會。
另外,當媒體在引用統計數據時,需要知道是從哪一年開始看,試試若換一年是否會有趨勢上的變化,或是考慮這個數據的結構,比如人均實質 GDP 雖然高,可稅賦和物價都高的情況下,購買力就會隨之下降。
最後,在觀察貧窮國家的人均 GDP 時,要參考收入最低的階級及嬰兒存活率的歷年變化,當提高糧食產量與改善醫療後,嬰兒和老人的存活率會變高,人口變多,人均 GDP 也因此下降。如果就業機會的數量沒有跟上人口增加的速度,人均 GDP 還會再進一步下降。
經濟學思考 4:貨幣與銀行體系
「貨幣」和「銀行」雖然並不是實際產出,卻是維持整個社會充分就業和有效利用資源的關鍵因素:一個精心設計、維持良好的貨幣系統,有助於財富的生產與分配,而大量實際資源,如原物料、機器、勞動力,都是透過銀行進行有效率的轉移。
貨幣
在整個社會的經濟規模還很小的時候,以物易物可以解決大部分的交易需求,但當經濟規模超過一定的程度,就需要利用「貨幣」來做為交易的單位。只要社會取得共識,不一定是紙鈔才能當做貨幣,在蘇聯建立之初,民眾曾用麵粉、鹽來做為交易貨幣,二戰期間的戰俘也曾將香菸做為交易貨幣。
位於太平洋的雅蒲島 (Yap) 以環形石頭來做為交易貨幣,大型石幣直徑可達 12 公尺,由於不能在市場上流通,所以實際流通的只是這些石幣的所有權,從這方面來看,這個體系和如今的數位貨幣很類似──我們通常只是轉移數字,而非貨幣本身。
因此,對整個社會來說,貨幣不等於財富,只是一件用來轉移財富或誘使人們創造財富的人造物。可我們還是需要貨幣,因為若社會回到以物易物的狀態,就無法有效率地為社會分配資源。
貨幣功能若失常,有兩種狀況,一是惡性通膨,二是惡性的通貨緊縮,前者會讓貨幣變得毫無價值,如一戰後的德國得要一輩子的積蓄才能買得起一包香菸;後者則會讓經濟陷入長期低迷的狀態,如 1929 年美國大蕭條。
銀行體系
銀行的作用有幾種:
- 以規模經濟的方式,降低資金的安全保障成本(放在家裡或店裡會提高這類成本)。
- 透過股票、基金、保險、債券等方式籌募資金,而企業會獲得資金,降低生產成本。
- 以信用卡為消費者提供資金支持,促進更多消費。
從個人的角度來說,我們賺取的薪資會透過貨幣和銀行體系轉移成其他人的收入;從社會的角度而言,金錢則是透過銀行和貨幣的轉移,進入其他生產領域,例如:消費者想要買木製家具,木材就會被製成家具,但要是存入銀行,銀行將這些錢貸給紙廠,木材就會被製成木漿,變成衛生紙、紙箱或紙張。
作者認為,貧窮國家通常沒有健全的金融制度來讓社會分配所需資源,如果擁有健全的金融制度,創業家就能透過銀行獲得資金來投資設備、人才,建立起有規模的經濟活動,生產更多產品和勞務服務,促進就業。
銀行會把存款人的金錢借給需要借貸的人,由借貸的人支付利息,藉此讓貨幣獲得最大的效益,也就是說,銀行流通的金額並不是帳目上的全部,要是遇到擠兌,這個系統就會崩潰。在美國大蕭條時期,小羅斯福總統為了讓人們有信心把錢放在銀行,成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保障銀行存款不受擠兌影響。
經濟學思考的 3 種實用概念
從「經濟學」中拉出幾個有趣的實用概念。
邊際遞減效應 (law of diminishing marginal utility)
簡單說,就是一次吃 5 顆巧克力還很開心,但一次吃 50 顆巧克力就不是那麼回事了,這就是邊際遞減效應,而且邊際效應還會隨著物品數量的增加而繼續減少。
嗯,想想看要一次吃 100 顆巧克力或是 100 支冰淇淋會怎麼樣。
在生活中,擁有一件奢侈品會很開心,但擁有的越多,這種開心的感覺就會減少,也會因為想要刺激更多開心的感覺,忍不住想要更多──就像整個社會的未獲需求總是不可能滿足一樣。
當你想要買東西的時候,想想看邊際遞減效應,到底買的是開心的感覺,還是買來用的?
機會成本 (Opportunity Cost)
如果不看整個社會,只看個人如何分配有限資源的話,你每天下班後選擇做什麼,為此放棄去做的事就是機會成本,比如你選擇看電影,就等於放棄了學英文、經營個人品牌或加強相關技能等其他可以為自己加分的事情。
所以,在做決策的時候,考慮一下放棄的事物對自己有什麼價值,是否值得自己放棄。就像一個牙醫不可能放棄服務病人的時間跑去看電影,對他來說,機會成本太高了,不過,換成放棄一個討厭的病人看一場很久以前就想看的電影,結局可能完全不同。
損失規避(Loss Aversion)
這是「行為經濟學」中的一個概念,指的是痛恨損失的程度,要高於得到利益的喜悅,也就是說,我們討厭失去的感覺。
行為經濟學家理查‧塞勒(Richard Thaler) 讀大學時,他的經濟學教授很愛收集紅酒,也願意付出高價買一支特殊的酒,但痛恨放棄任何一支藏酒,如果要買他的藏酒,即便付出高於三倍的價格也不肯割讓。
為此,兩位經濟學家做了實驗,部分受試者會先拿到一個馬克杯,主持人問他們想要用多少錢賣掉這個杯子;沒有拿到杯子的受試者,則會被問到他們願意花多少錢去買別人手上那個馬克杯。結果,手上握有杯子的人,估價會高於手上沒有杯子的人。(詳情可以看《快思慢想》這本書)
理解失去後會獲得什麼,比起在腦子裡想,列出來比較,可以幫大腦卸除過多的資訊,幫助思考。
延伸閱讀:
搞不好膝蓋真的在幫我們思考?《在大腦外思考》
活用提問的思考法《5H1W超強思考術》X《麥肯錫精準提問術》
重新思考,找對問題,才能解決問題《你問對問題了嗎?》
我對這本書有什麼看法?
這本《經濟學的思考方式》是三版,前兩版叫做《簡單經濟學》,我是從《讀懂一本書》裡發現的,之前就有考慮要拓展閱讀的舒適圈,早早就將這本書放在書單裡,直到過年期間才拉出來讀。
在讀第一部分的供需理論時,看得還蠻開心的,作者雖然是一名經濟學家,但有盡量避免使用太過艱澀的詞彙和數學模型來解釋,讀起來很好理解。但到了第二部分之後,發覺作者毫不避諱地把自由放任派的觀點寫在書中各處。
為了補充別的觀點,我又找了幾本書來看:
- 《懶人圖解經濟學》:日本經濟學者寫的書,用供需理論圖來解釋經濟政策,書很薄,即便不看圖表也可以理解,但偏學術。
- 《漫畫經濟學一看就懂: 從亞當斯密到葛林斯潘》在圖書館發現的,用趣味性的方式幫自己理解經濟學的發展脈絡及經濟政策是怎麼回事,不過,限於美國經濟。
- 《經濟學的40堂公開課》雖然都是點到即止地介紹,但可以了解更近代的經濟學有哪些發展。
- 《一次讀懂經濟學經典》這是系列套書,我還有看《一次讀懂心理學經典》和《一次讀懂自我成長經典》,這個作者不太拘小節,通常會把通俗暢銷書和大師的書交叉著介紹,我覺得可以看見其他觀點是很有趣的事。
說實話,單看內容,這本書根本不應該叫《經濟學的思考方式》或《簡單經濟學》,比較像「寫給一般人的自由市場經濟學百科」,但我還是從中學到不少,例如:
- 經濟學會受到人口、文化、歷史、地理、社會、政治等因素的整體性影響。並且,在某時期有用的經濟政策,不代表在另一個時期有用;在某地適用的經濟政策,在另一地可能變成災難。
- 有些收益很難從 GDP 或出口貿易額中看出來。例如,美國企業每年光靠專利金就賺取不少收入,但這方面的收入並不會計入 GDP,因 GDP 指的是國民生產毛額,也很難從入超出超的比值上看出來,因為入超出超只包含實際生產的物品。
最後,提一下經濟學的流派,其實就是分成「政府要干預得多」和「政府儘量干預得少」這兩派,前者的代表是凱因斯派,後者則是新古典經濟學派(又稱芝加哥學派)為主。不過,現代政府大多採取混合式經濟,也就是部分干預,但每個國家干預到什麼程度則不一定,需因地制宜、因時制宜。
但如果提到經濟學的分支學科就非常多了,最基本的是總體經濟學(宏觀經濟學)和個體經濟學(微觀經濟學)這兩種,如果想了解不同的經濟學學科,可以參考維基百科的分類。
我想,一般人如果理解經濟學,就更能理解這個社會的運作方式,對於時事新聞,也會少點意識形態的爭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