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身心健康

【讀書筆記】外向跟內向是天生的,但並非不能改變《探索人格潛能》

image
圖片來源:博客來

你覺得像 MBTI 這類人格特質測驗,是在測什麼呢?你測出結果後,更認識了自己嗎?或者你只是需要和別人有個共同話題,覺得有趣呢?如果你對這類測驗很有興趣,知名學者會在這本書解答人格特質是什麼,以及如何用測驗看待我們自己。

探索人格潛能》作者布萊恩.李托博士(Dr. Brian Little)是人格與動機心理學領域的國際知名學者,任教過牛津、哈佛、劍橋、卡爾頓等知名大學,在TED有過一場精采的演講(連結),他會在這本書用各種事例和簡單測驗說明,人是很複雜的動物,很難僅用一種測驗就概括所有。

總而言之,用李托博士的話說,就是「我們的人格並不會像石膏一樣固定」。

>>「美國心理學之父」威廉‧詹姆士曾說過:「性格就像石膏一樣,定型了就不能改變。」這裡是借這個哏來用,表示他根據自己的研究結果,要推翻這句話的意思。

外向或內向是天生,卻不是絕對

image 2
圖片來源:Simple psychology

事實上,我們的性情和天生氣質在新生兒時期就能明顯察覺出來,如果你在新生兒附近高聲發出噪音,有些新生兒會往噪音的方向靠近,有些新生兒則會迴避──往噪音方向靠近的,長大很可能成為外向者,而迴避者較可能成為內向者。

如果我告訴你,根據Neo PI-R2針對123對同卵雙胞胎和127對異卵雙胞胎的研究,外向或內向有一半是「基因遺傳」,你會鬆一口氣,還是大感不妙?

那麼,我想你不會介意知道,其實「外向─內向」只是五大人格特質量表上某項的程度差別,而大部分的人都是落在中間維度,也就是所謂的「中性人格」(Ambivert),如圖所示,頂多略偏內向或略偏外向,沒有真正極端的內向者和外向者。

對了,也沒有絕對的中性人格,所謂的外向、中性和內向,可不是三個硬把你塞進去的框框喔!

沒有純粹的內向或外向,這樣的人會進瘋人院。

心理學家 榮格

5大人格特質

image 1
圖片來源:verywellmind.com

李托博士引用的「五大人格特質模型」來自DW Fiske (1949) 的研究,經由好幾組研究者不斷的定義和發展而形成。「經驗開放性」、「嚴謹自律性」、「外向性」、「親和性」和「情緒穩定度」這五個領域被許多心理研究者認為包含大多數已知的人格特質,並被假定為所有特質的基本結構

值得注意的是,這個測驗是用來看你在每個領域的「向度」落在哪裡,不會表示你是哪種類型的人,而且,大多數人會落在中間區塊,另一些人則散布在整個分數範圍裡的各處。

經驗開放性傾向接受新概念、互動與環境←→較抗拒新事物、對例行事務感到舒服自在
嚴謹自律性井然有序、有組織、有毅力、嚴謹細心←→粗心、雜亂無章、輕率魯莽、容易衝動
外向性較喜愛社交互動、活躍健談、增加環境的刺激程度

較喜愛與非常親近的人互動、謹慎內省、減少環境的刺激程度
親和性親切、合群、友善、支持他人、具同理心←→憤世嫉俗、喜歡挑釁、不友善、懷有惡意
情緒穩定度神經質、易焦慮、憂鬱、自我意識較脆弱←→情緒相對穩定、較能抵抗挫折
這個表僅提供各特質的大致描述

李托博士特別指出,雖然「外向─內向」是重要的人格特質向度,但依然只是五個特質其中之一,也就是說,一個開放、親和、情緒穩定的外向者,與一個封閉、不親和且神經質的外向者,肯定是不同的。而他一向堅決反對將人們一個蘿蔔一個坑地歸類為外向者或內向者。

我相信人人都有能力,根據當下的要求來調整自己的人格,展現出社會化的自我,讓我們關心的事務發展地更順利。」李托博士認為,我們每個人都擁有自由意志調整自己表現出來的面向,人格特質是穩定的,但也會隨著一些因素產生變化。

line 01 1

3種表現行為的影響成因

我們的人格特質有固定的,卻也有自由變化的,就像在辦公室裡很強硬的人,回到家看到自己的小孩或寵物,也可能會流露出柔軟的一面。而我們日常生活的行為表現受到三種因素的影響:生理性、社會性和自發性

►生理性

就像「內向─外向」是有一半機率是受到基因遺傳的影響,根據書中內容,五大人格特質都可以找到生理性的根源,如親和力高的人有較多的催產素(oxytocin)。

►社會性

在不同的社會和文化,我們會因為學習社會準則而改變自己的行為,例如:美國文化會讓外向者比較有表現的機會,亞洲文化則偏好配合團體。

►自發性

也就是我們的「自發性動機」,代表我們在生活中追求的各種規劃、渴望、承諾和個人計畫,範圍非常廣泛,也因人而異,可以是小到「帶狗狗去散步」這種例行事務,也可以大到像「拯救我的族人」這樣的凌雲志向。

內向者也有「偽外向」的一面

image 2
布萊恩.李托博士 Dr. Brian Little (圖片來源:speakers’ spotlight)

你看了李托博士在TED的那場演說嗎?

就像他說的,他是一個生理性的內向者,但為了教學目標和演講內容,可以暫時「切換」成一名口若懸河、散發活力的外向者,畢竟聽眾並不想一場過度修飾、輕聲細語、內向又靦腆的演說,就算是內向型的聽眾也想聽振奮人心的內容。

那麼,這種「切換」是在演戲?或者說,是在假裝?

他解釋,五大人格特質這類測驗測出的是「固定特質」,但還有「自由特質」是來自我們的選擇──出自專業或愛,我們選擇在某些時刻違背自然天性,變成另一個樣子。

自由特質:適應環境或個人實現

採用自由特質,能推動為你帶來生命意義的個人計畫,畢竟,無論我們的天生性格是什麼樣的,都有可能在人生的每個階段遇到挑戰。如果你是親和性高、開放經驗程度高的外向型,或許在需要靜靜融入的文化場合被父母怒斥「丟臉」;如果你是自律嚴謹度高的內向者,可能難以接受經常變化的環境。

有時候,為了適應環境或社會,外向者可能盡量變得稍微內向一些,內向者則反之,但要注意的是,長期透過自由特質做出性格不符的行為會形成慢性壓力,需要付出心理和健康的代價,因此,李托博士建議為自己找到復原空間。

為自己找到復原空間

如果你的環境就是無法提供所需資源來滿足天生性情,怎麼辦?除了離開,開創一個全新的生活方式之外,你還可以在這樣的環境裡,開創一個小空間來改善不適合你的環境

以李托博士自身為例,多年來,他固定會前往魁北克的皇家軍事學院,為軍事領導人講解有關美術與了解人格的自然科學,通常前一天晚上會到達,隔天早上演講3小時,午餐後再進行3小時的演講。

為了達成教學目標,他必須進行快節奏並有互動的演講內容,因此,上午的演講結束後,他會處於一個過度警醒與亢奮的狀態,而軍官們會邀請他一同午餐,他曾去了幾次,發現這樣會影響下午的演講,因此他會躲進男廁最角落的一間廁所靜靜沉思,來恢復自己的生理本性。

但如果你是一個外向者,李托博士建議,增加社交的互動或去運動都好,對外向者來說增加刺激才符合天性,又或者,你喜歡拳擊之類的搏擊運動,和人拳拳到肉的打上一場,絕對有所幫助!

>>關於長久使用自由特質違背我們的天性所形成的慢性壓力,會如何影響我們的健康?可以參考這篇:慢性壓力和情緒如何影響健康《當身體說不的時候》

從個人計畫分析你自己

探索人格潛能

在一個針對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所做的長期研究裡,研究人員發現,為了完成學業,或在學業上有好的表現,學生們有可能變得越來越不好相處,但也會變得較不神經質。

李托博士認為,有可能是因為處於適應高度競爭和高要求的學術環境,學生們必須透過自由特質來推動「讓我的教授印象深刻」或「拿到有利研究所申請的推薦信」等個人計畫。此外,若是生理特質與自由特質之間的差異越大,長久轉變的可能性就越小

這裡所說的「個人計畫」指的是我們正在進行的事務,像前文所說的「帶狗狗去散步」、「減五公斤」、「帶包包去洗」或「拯救族人」都可以是個人計畫。書中指出,我們同一時期最多會有15項個人計畫。

你最近在忙什麼?

李托博士認為,「個人計畫」對每個人來說都是顯著而重要的,並且要考量其背景,比如「將貓放出去」可能對某些人來說是瑣碎小事,但對患嚴重關節炎、需要用助行器的人來說,是要丟開助行器、小心異異下好幾層階梯還要緊抓貓咪的一項困難任務。

根據他的研究,透過個人計畫的內容與類別,可以分析你「做了」哪些人格面向──這是一種有別於傳統看待人格的方式,能夠從內容、評價和動態變化去檢視個人計畫對你的生活有何影響

你認同你的個人計畫嗎?

先用「倒計畫」的方式逐項列出現在正在做的每項計畫,不必按照順序,也不必分析。接著,對你每項個人計畫做出評分:

  • 是否與核心價值一致?
  • 對你是否重要?
  • 是否表達出了自我?
  • 是否吸引你?
  • 是否從中得到了樂趣?

書中把對個人計畫的自我認同程度,比喻為「你吞的是自己的口水,還是別人的」?如果是吞自己的口水,我們會視為很自然的正常行為,但要是吞別人口水,喔!那得多噁心?也就是說,要是你正在執行的個人計畫對你沒有意義,自我認同度低,那麼你就是在執行別人的計畫──吞別人的口水!

你如何處理個人計畫?

如果你正在處理的個人計畫符合你的價值觀,也為你帶來足夠的樂趣,那麼你如何處理個人計畫,也關係到這些計畫是否能為你帶來幸福。以下從三個向度來檢視:

  • 發起人:你是否為主要發起人?
  • 效能:你覺得計畫的成功機率高嗎?
  • 控制:你覺得計畫都在你的控制之下嗎?

只要這項個人計畫的發起人是你、有很高的成功機率,且都在你的控制之下,對你來說,就是具正面意義的個人計畫。而且,研究顯示,是否為「可完成的」比是否「有意義」更能增進你的幸福感。

你的核心計畫是什麼?

書中提到,有些個人計畫會成為定義我們自己的重要承諾,並帶來深刻的意義,他用「核心計畫」命名。該如何評估,可以從兩個方向來審視:

  1. 計畫的重要性為何、價值觀是否和你一致,以及這些計畫是否能表達你自己
  2. 判斷你的每一個計畫,與現在正在執行的其他計畫是否有所關聯

首先,第一項是為了評估該計畫是否對你有意義,第二項則關乎這個計畫是否不太會被放棄,因為,若是和其他計畫有關,該計畫是否推行順利對其他計畫來說很重要──順利,則其他計畫也順利;困難,其他計畫也變得難以推動,甚至生活也會受到影響。

核心計畫不一定是跟工作、學業有關,也可以是為了家人或自己,就比如寫一本書,對某些人來說是證明自己能力的勛章,可以讓家人驕傲、有收入和結識人脈,如果不做這個計畫,生活就會失去重心,但對某些人來說寫書可能只是計畫之一,沒寫完也沒關係。

李托博士認為,核心計畫為我們的生活帶來意義、基本結構,與連結和情感上的豐足,但到了最後,你還是得問問自己生活究竟過得如何。思考過後,你會發現自己經常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或者你在核心計畫中轉變了,創造出一個全新的自己。

不管哪個你是真正的你,你和自己的每一次交涉,都會帶來啟發,也可能帶來挑戰,因為你和自己可能需要某種程度的和解。他建議,我們不必等到垂垂老矣才與自己和解,這樣的和解,或許還能因此恢復活力或帶來更深刻的自我覺察。

從這本書,我學到三件事

line 01 1

1.人格特質並不是固定的標籤

看了這本書,我才知道,原來在「外向─內向」這個維度,還有「中性性格」這個特質的選項。

這些年,關於內向者和外向者的討論很多,但很少人討論到中性性格,其實,我們大部分人都是落在中性性格這個區塊,只是偏外向或內向而已。所以我想,我在「外向─內向」大概是中性偏內向──我雖然不喜歡太多人、太過熱鬧的地方,但未必就謹小慎微、容易害羞,甚至還蠻喜歡和人交流的。

另外,根據「五大特質」,我們可以有很多種組合,可以是風趣幽默、喜好開放經驗的內向者,也可以是一名嚴謹自律、親和度不高的外向者。本書作者不就是個最好的例子嗎?他可是連續三年當選哈佛大學最受歡迎的教授──一名生理性內向者!

喔,對了,如果你不喜歡MBTI測驗,認為這個測驗把你標籤化了,那你真該看看這本書,李托博士可是大大吐槽了MBTI,他認為,就學術研究上,鉅細靡遺地分析人格是有必要的,但MBTI的問題是,同一個人重複評量能獲得相同描述的機率很低,也就是信度不夠(不過這裡沒說重複評量的時間點)。

2.環境適不適合我們的性格也攸關健康

書中還提到「環境人格」,也就是討論人格特質與環境、文化社會之間的關係。例如,內向者喜好較少的社交互動,而外向者反之,因此內向者可能會喜歡低密度接觸陌生人的地方,像是高樓大廈這類居住區域。

內文還討論到同一國家的城市與地區會有不同人格特質,以美國為例,最多外向者的州是北達科塔州,同時,這個州也有非常高的親和度,至於樂於接受新經驗的地區則是紐約市,最令人訝異的是,佛羅里達州居然在嚴謹自律這項得了最高分,但博士研判,可能是因為該地區有較多的老年人口。

關於這部分,讓我理解為什麼有些人移民或者搬到別的國家,會讓他非常快樂,覺得很適合他居住,我想,有一部分肯定是因為該地區很適合這個人原本的性格。如果我們能找到適合自己居住的城市、工作的環境,當然可以提升幸福指數,讓我們身心平衡。

3.理解我們正在做什麼事,也能探索自己

「個人計畫分析」是李托博士的研究,從我們做什麼事、有什麼目標,來深入探究我們自己。

看完整本書,我會覺得原文書名《Me, Myself and us》更貼近內容,中文書名和文案搞得很像成功學,當然,如果我們都能夠找到自己的核心計畫、適合居住的環境和工作,那肯定會邁向我們個人定義的「成功」。

這讓我覺得,比起測不同的人格測驗,關注我們個人想做的事情,才是更重要的,想了解自己,可以從自己的偏好、想做的事、想去的地點或人生目標著手,反正人類是擁有自由意志的生物,就算現在測出A,過幾年也有可能變成B,我們一直都有選擇,不是嗎?

你可以在以下地方找到布萊恩.李托博士(Dr. Brian Little)

官方網站:www.brianrlittle.com

推特Twitter@DrBrianRLittle

延伸閱讀:
哈佛教授教你擺脫無意識偏見和隱微歧視《隱性優勢》
重新解析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顛峰心態》
50 本心理學經典入門導覽《一次讀懂心理學經典》精選 16 本

26
你一個月讀幾本書呢?

這是一個小小調查,你可以在最後一欄留下別的意見喔~

other answer noteIf 'Other' is filled, checked answers are ignored.

You will be redirected

Share this post

「閱讀很重要,但生活也是。」相信閱讀是生活的一部分,而生活也是閱讀的一部份,目前的身分是文字工作者二度就業中。有任何合作事宜,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