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你在找 Heptabase App 可以做什麼、手機能不能寫卡片、安排任務、整理筆記——這篇會分享我實際用 App 做的 4 件事:卡片、白板、標籤 (tag)、Highlight (標註),包括我利用這些功能補充資料、記下靈感、或在零碎時間做些整理的日常。
本文目錄
功能一|卡片:用 App 擷取靈感
卡片是 Heptabase 的核心功能,手機 App 讓你可以隨時把靈感變成筆記,方便之後整理,包括文字、圖片、拍照、語音(自動轉錄文字)、檔案等。
不過,我平常用手機 App 記下的,大多是「靈感筆記」,而不是完整的摘要或段落,例如:
- 腦子裡突然冒出的一句話 (有時候只是短短一句,但很想記下來)。
- 昨天看過的文章或聽到的 podcast,隔天醒來突然有了新的想法。
- 一個突然很想做的點子,不管是寫文章還是生活上的小事。
- 聽到的一首歌,從 App 找到歌名後,就會放進我的歌單白板裡。
這些內容如果沒有當場記下來,就很容易流掉。
Heptabase App 的好處是,不需要「打開電腦才能開始記錄」,而是滑手機時就可以點開 App 順手寫下一段、貼一個想法,甚至錄一段自動轉成文字。

而這些卡片記下來之後,也不會散落在某個地方找不到——我會在當天的日誌裡看到這則紀錄,必要時就拖到白板上整理脈絡,或在別的卡片用 @
提及它,產生雙向連結,成為未來可以發展的素材。

對我來說,這不是在「做筆記」,而是不斷把內在狀態、思緒和想做的事先放進系統裡,再讓它連結其他卡片,和我一起慢慢成長。
功能二|白板與任務:在手機上安排任務與整理主題
手機版的白板雖然沒有桌機版完整,但我覺得已經足夠「接住想法、整理脈絡」,特別是在移動中或找不到空檔坐下來的時候。現在的 App 白板有下列功能:
- 快速新增完整卡片或標題、文字。
- 用箭頭連結卡片,快速組出心智圖結構。
- 快速加入當天日誌的卡片,例如語音轉錄筆記。
- 可建立 Section (卡片區塊) 加入多張卡片,組成主題脈絡。
- 刪除卡片、區塊或整張白板。
- 在卡片中連結其他白板。
- 雙開視窗加入卡片、圖片、影片、音訊等 (現在這些都是卡片了)。
舉例來說,有時我記下的語音筆記會自動儲存在日誌裡。等我有空時,只要打開白板,搜尋「Apr」這個月的日誌,就能快速拉出那張卡片,放進我正在思考的主題裡延伸。
而任務排程的功能也比以前進步很多。現在我不只用來補記待辦事項,還能直接在 App 裡為某張卡片加上 Today、Tomorrow,或指定明確的完成日期,像是簡化版的 GTD(Getting Things Done)系統。
放進白板
有時候是在等電腦開機、有時是在接小孩的路上,只要打開 Heptabase App,我就能直接打開白板,從右上角的視窗鈕,用月份縮寫 (如 Apr) 查詢本月的靈感碎片,或是直接從上往下滑。看看近期紀錄的卡片有沒有哪則可放在這個白板裡。

這些片段進入白板後,不是在手機 App 馬上編輯,而是在桌面版整理時,才慢慢移動位置、加上 tag,或者用箭頭連結彼此,組出初步邏輯。
安排任務
除了整理,也會有些卡片其實很明確是「要做的事」,像是想補寫的段落、要查的資料、或是下週要拍的內容草稿。這時候,我會用 App 的任務功能,幫這些卡片加上 today、tomorrow,或直接設定某天完成。

這些手機上的小操作,雖然比不上桌面完整的視覺化整理,但它補上了「思緒快閃 → 行動補記」這一段。很多主題的誕生,其實就是從這些白板上被撈出來的片段開始的。
>>有趣的是,我剛開始用 Heptabase 的時候,其實有在 Discord 問過團隊「Task 能不能排程?」當時創辦人還說這不是優先功能,但沒想到後來真的實現了。這種「有被聽見」的感覺,也讓我更願意繼續用下去。
功能三|標籤(Tag):分類+整理碎片筆記的好幫手
# tag 就是幫卡片加上標籤。手機 App 雖然不能像桌機幫標籤設主題、刪除或新增,使用管理表格,但已經足夠應付我最常做的幾件事:
- 突然想找一張卡片但忘了名字? → 開 tag 頁面找分類。
- 沒靈感時 → 打開某個 tag,看自己最近都在想什麼。
- 或是觀察一下:「這個 tag 的卡片怎麼變這麼多?」可能就該開一個主題白板或開始一篇新文章了。
因此,在手機上打開 tag 頁面,也是一種「用分類整理思緒」的方式,不用太正式,但卻很實用。

功能四|Highlight:隨手標記 → 回頭整理為卡片
如果你有在用 Heptabase 閱讀 PDF 或文章,那 Highlight 功能可以讓你邊看邊反白、加註,甚至直接拉出卡片做延伸。
不過,這個功能我其實用得不算多,主要還是集中在桌機上閱讀資料時使用。手機上的 Highlight 比較像是一種「快速回顧」的方式。偶爾我會打開看看過去標註過哪些段落,幫助我回想閱讀當下的感受,也找出值得繼續發展的想法。

我個人的偏好是只標註那些「會讓我停下來思考」的句子,不會每本書都畫滿重點。
我希望自己透過這些標記去對話、去思考,而不是為了記錄而記錄,讓這些標註變成我日後筆記系統裡能發展的素材,不再只是靜態的重點整理。
結語:Heptabase App 是建構知識系統的重要一環
對我來說,Heptabase App 是整個視覺化筆記系統中,非常好用的補位選手。
它特別適合處理那些容易「就這樣滑走」的片段——像是靈感收集、任務補寫、補註一句話、或者在白板外面暫時整理一個主題的起點。這些動作雖然細微,卻是工作與學習中維繫系統流動與連貫的關鍵步驟。
舉例來說,有時我會在途中補上一個 tag、在閱讀後擷取一段想改寫的句子,或是在日誌裡記下某天要做的事。雖然很多筆記軟體都能做到這些,但 Heptabase 原本就是我的主力筆記軟體,因此統一收集在同一個軟體裡,讓我在學習和工作上省下不少力氣。
如果你也想試試 Heptabase
目前 Heptabase 沒有免費版,但提供 7 天完整試用期。
我自己的建議是:在試用期內直接跑一次完整的工作流,從靈感擷取、卡片整理到白板延伸,測試看看這套工具能不能跟得上你平常的節奏。
我的推薦連結:註冊 Heptabase(可享 5 元美金折抵)
這筆回饋我會繼續投入在網站經營與文章創作中喔!
>>如果你試用後覺得不適合,其實可以直接寫信給 support@heptabase.com 申請退款,流程不難。
延伸閱讀:
《卡片盒筆記》系列
#2 作者使用範例與建議
《打造第二大腦》系列
#1 管理資訊就能管好人生
(↑我現在都用 PARA 分類法管理所有檔案和資訊)
(↑主要應用累進式摘要技巧)
(↑建議參考如何下關鍵字的部分)
這個消息太棒了!Heptabase終於有手機App了,這對我們這些喜愛隨時隨地記錄靈感的人來說真是太便利了!非常期待試用這個新App,謝謝主婦M的介紹!
不用客氣喔,Heptabase也隨時在迭代更新App的使用體驗,歡迎加入discord可了解團隊公布的最新消息
(這樣打好像我是官方團隊一樣但我真的很喜歡跟著官方一起成長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