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想成為一個幸運的人,最好走路都能從天上掉下一堆千元大鈔、開車一路綠燈或是找到一份什麼都不必幹就可以伸手拿錢的工作,但《幸運的科學》告訴你,「想創造真正的運氣,放大並持續,還是得有相應的才能、努力和正向態度」。
自從老高發布「人生攻略」這部影片後,掀起非常熱烈的討論與分享。我簡單搜尋了一下臉書(你也可以用「人生攻略」試試看),發現每個人被觸動的點都不同,有的人覺得運氣真的很重要,也有的人認為懂得辨識機會很重要,還有的人推廣正向,甚至,藉此推銷風水改運的老師們也不少。
我也對此感到非常好奇,運氣究竟怎麼影響我們的人生,實際又該如何做呢?
《幸運的科學》由兩位作者合著,一位是曾獲獎的節目製作人兼暢銷作家珍妮絲‧卡普蘭(Janice Kaplan),另一位巴納比‧馬殊(Barnaby Marsh)是知名風險管理專家,曾獲牛津大學羅德學者榮譽。
以下會從老高影片所提的那篇論文開始談起,再以《幸運的科學》這本書的論點來重點介紹「提升幸運值」的作法。
本文目錄
搞笑諾貝爾獎的「天賦與運氣」論文
這篇論文的標題是「天賦與運氣:隨機性在成敗中的作用」(Talent vs Luck: the role of randomness in success and failure),三位科學家會做這個研究,最主要是想擊破菁英主義的論調(尤其是學術界),結果顯示,如果政府資助研究的金額能平均分配,成效反而會比參考團隊過去的成就更好。
在201X201的方格中,隨機散落的1000個代理人起始值都一樣,才能值則從0到1做常態分佈,設定的事件有500個,一半是幸運事件,另一半則是不幸事件。而且,實驗時只有事件會移動,人則待在原地,當碰觸到事件,幸運情況下,才能會做為資產翻倍的機率值,但碰觸到不幸,卻忽略才能值,資產直接減半。
這個實驗要跑40年,每半年變化一次,最後,結果大致符合「80/20法則」,由20%的人占去80%的財富,不過,細看一下才能與最終金額的XY軸,你會發現,跑1次的實驗結果與跑100次的實驗結果有些不同(如下圖)。
如右圖,當樣本數變大,最有錢的那個人一樣很有錢,但0.6到0.7之間的才能值所獲得的總資產還是比0.5到0.6的人多許多,也就是說,才能和努力依舊有意義,而且,你不需要是最聰明的那一個(用手機的話,建議點圖片放大)。
>>我個人對於M觀點所闡述的方式蠻認同的,想成為首富,可能需要非常多的運氣,但想在這個世上活得還不錯,仍然需要運用才能,讓你在抓住機會時有更好的發展。而且,我強烈推薦一定要先去看泛科學介紹這篇論文的文章《不想努力的我,把運氣點滿就對了》,由物理背景的作者來幫你解釋這篇論文的來龍去脈。
如何提升自己的幸運值?
《幸運的科學》的兩位作者橫跨科學界、富豪和演藝圈,採訪對象有製作人、漫畫編輯、演員、流行歌手、創業家和科學家,漫談了許多提升幸運值的方法,但兩人一致同意,「每個人的努力和才能程度是差不太多的,主要還是勇於接受機會、樂意冒險、和別人想的不同並加上一點樂觀,使機會、才能與努力的組合發生作用。」
你必須知道你想要什麼,才開始捕捉運氣
可是,最一開始,你還是必須知道什麼才是重要的。
書中舉例,商業漁民會根據他們想捕捉的魚類而使用不同技術,撒大網能撈起所有魚,但也必須花費時間處理大量的海洋垃圾,但若要追逐特定的高檔魚類,就必須使用釣線,並小心處理每個釣鉤上的魚餌,有些目標甚至得出動直升機在空中偵察魚蹤。
也就是說,如果你不知道要捕什麼魚,連怎麼做都不知道。
合著作者巴納比曾對大學生進行一項研究,想知道讀大學如何幫助他們達成更大的人生目標,但很快發現,大多數學生都對畢業後的目標描述得很模糊,通常是「找工作」或「找高收入的工作」,他認為,連「買一棟房子」或「回家鄉照顧生病的父母」都比前述這些答覆清晰許多。
他說:「要得到運氣,你必須思考什麼對你來說是重要的,否則,河流把你帶到哪裡,你就停在哪裡,但有了目標,你也必須把自己放在正確的地方,運氣才會找到你。」也就是說,是否有明確的目標,對結果有很大的影響。
「訂一個目標」聽起來一點也不新鮮,卻決定了你要把自己放在哪個地方,碰撞屬於你的資訊和機會,像志祺七七關於老高影片的心得貼文下就提到「好運是浸淫在大量資訊碰撞的環境中,並擁有辨識之的能力」,這裡所提的「辨識」,我認為是指找出真正對自己有意義的幸運機會。
>>提到有明確目標而成功的人,一定要提這位日本女生田母神咲,她18歲就立志要開貓咪咖啡廳,收養流浪貓,於是靠每日伙食費新台幣60元、不買餐具、衣服和家具來省錢,27歲就買下第一間房子,並在34歲提早退休,開了貓咪咖啡廳。(相關報導)
把自己放在「機會能找到你」的地方
至於「大量資訊碰撞」的環境,像學習團體、創業團體等等都是,如《普通人的財富自由之道》作者參加的創業團體讓他有機會做第一個演講,以採訪更出名的創業家。
當然,這依舊取決於你想要什麼樣的機會。你想創業,就得接觸更多的創業家,但如果你想成為演員,那可能要在演藝公司附近晃來晃去、成為相關科系的學生或參加海選。
只是,書裡特別提醒,幸運的機會也很可能會移動,因此,不要去那個已經發生幸運事件的地方,而是試著想出你會得到的幸運應該在哪裡,有時候你需要離開舒適圈,有時候則需要公開說出你的期望,又或是用「弱連結」的力量來找到適合的機會。
同時,性格決定了你可以用擴大社交的方式來增加碰撞運氣的機率(撒大網),或是鎖定目標,精心準備,拋出一兩根釣線(釣大魚)。作者認為,無論你是要和活動中的每一個人交談,或是和一兩個人安靜地坐在一起都可以,但不要待在家裡或低頭滑手機,運氣通常發生在真正面對面的時候。
走和別人不一樣的路
本書作者巴納比,就是與眾不同的代表。他從小在家自學,是家中五個孩子的老大,大部分時間靠自己學習,並花很多時間待在戶外。他17歲時,就決定要在偉大的演化生物學家恩斯特‧邁爾(Ernst Walter Mayr)門下學習,於是從阿拉斯加飛到哈佛,直接走進邁爾的辦公室。
他的熱情感動了邁爾,讓邁爾把他留下來,或許是唯一沒有經過SAT測驗、沒有成績證明也沒有教師評估推薦就進入哈佛的人,也因為這樣的成長背景,他認為,要獲得幸運,最好想辦法找到一條別人沒有看到的路徑,承擔風險繞過去,或許能找到更好的方法來創造和獲取價值。
另一名作者卡普蘭則是畢業於耶魯大學的高材生,她雖然是按照一般路徑進入社會的,但也承認自己的職涯也不完全按照大家所認知的方式進行,好幾次都是工作單位的主管要她跟去做另一份工作,她就去了,並非經由審慎規劃而定,只是比較懂得抓住機會。
巴納比則一向自己創造幸運,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迪士尼研究鳥類。為了這份工作,他特別跑去拜訪動物王國主題樂園的館長,問他是否能進迪士尼研究各種鳥類,這份熱情居然讓館長當場給他這份根本不存在的工作。
要努力多久,取決於你能容忍多少失敗
有時,幸運地抓住機會不代表只努力一次而已,也可能是努力許多次的結果。《醉漢走路》、《潛意識正在控制你的行為》等暢銷書的物理學家李奧納德‧曼羅迪諾(Leonard Mlodinow)認為,會成功的人,通常是不放棄的人。
如果你嘗試100次,你也許會很成功,因為統計對你有利(如上面提到的實驗),你可能會從成功率1%的人變成成功率99%的人。換句話說,比較沒天份的人嘗試100次之後,也有機會和只嘗試一次的天才有相同的成就,如台灣歌手蔡依林,原本沒有舞蹈天賦,是靠苦練而得。
書中也舉了很多例子,比較為人所知的,是那些曾被拒絕多次的暢銷作家,如《哈利波特》作者JK羅琳、《格雷的50道陰影》作者E·L·詹姆絲等,台灣暢銷作家九把刀也有相似的經歷。
雖說,地才努力得到幸運的機會似乎比只肯嘗試一次的天才多很多,但也要注意自己與目標的距離有多遠,並設立停損點。巴納比舉例,「如果你想成為一名演員,試鏡多次,接到許多回電卻沒有得到任何角色,就繼續努力;可若在第一回合總是被拒絕,且連電話都沒有,那可能是該另外找機會的時候了。」
我個人認為,如果發現自己的起點跟目標距離很遠,不一定要直接放棄,而是考慮在該領域調整賽道,如《一人創業》提到,即便喜歡唱歌,歌手也不會是必然的選項,可以是教唱歌的老師、成為作詞作曲的老師、樂評、製作MV或創立經紀公司等。
相信自己是幸運的
正向積極的態度有很多作用,首先,「相信自己是幸運的」這件事本身就能讓你打開視野,去努力辨識身邊有哪些事件是「幸運的機會」。
作者卡普蘭與美國醫學科學家喬納森‧史坦勒(Jonathan Stamler)談到關於「幸運」的話題時,史坦勒表示,「你在做研究時,相信自己是幸運的非常重要,任何發現都需要創意、開放,和願意去嘗試意想不到的東西,更需要積極的態度和相信自己可以找到新東西的信念。」
也就是說,「如果你不認為自己是幸運的,你就不會是幸運的。」
此外,許多時候,運氣不是什麼天大的事,只是一些小事,但一個小小的優勢也能增長擴大。如果你苦苦等待大機緣,很可能會錯過運氣大部分是越滾越大的事實。書中用數學題來解釋:每天增加1倍的1分錢,經過一個月,會比一開始拿到一百萬還要多。
因此,與其等待會改變一切的神奇一百萬,不如收集會累積成財富的一分錢。最大的幸運可能只是從一個銅板開始,幸運的人會則為了這個重大的機會做準備,只要你願意接受各種可能性,就有更多的機會得到巨大的幸運。
>>第一天是$0.01,第二天則加倍,以此類推,最後會得出$10737418.24
得到幸運,然後呢?
可得到好運,也只是好運的起始點,你還是必須有相應的才能與努力,才能延續這樣的幸運。作者卡普蘭提到,真正的秘訣是知道幸運的機會出現後該做什麼,因為運氣好跟幸運的結果不一樣。
1981年,美國慈善家尤金‧朗(Eugene Lang)在東哈林區的母校演講時,臨時起意,說台下的每一個六年級學童高中畢業後,大學學費由他負責。這個臨時計畫在當時立刻成為頭條新聞,沒多久,這位慈善家意識到這些孩子若沒有毅力,計畫也會淪於空談,便安排了課外指導老師來支持他們。
最後,61名學童有一半利用這個幸運的機會繼續升學,並進入大學,有些人甚至進了名校就讀,雖然不多,但在尤金‧朗提供援助之前,這個學校的每一班大概只有一個學生能讀大學。但是,同班另一半的孩子中,有一名少年在搶劫商店後入獄、幾名少女懷孕,其餘則輟學了。
尤金‧朗的行動啟發了許多美國企業家,許多慈善計畫湧現,但結果仍是好壞參半,1989年「全美家庭學習中心」創辦人夏蓉‧達琳(Sharon Darling)發現,並非每個人都認為免費讀大學是幸運的,若青少年的父母期待他趕快高中畢業找工作賺錢,就會認為這樣的計畫是個阻礙。
我們的確無法選擇原生家庭,但可以選擇要過什麼樣的生活。
作者卡普蘭提到老家附近有家雜貨店,她對裡面一個年輕女店員有很好的印象,對方不僅態度溫和、笑容可掬、精明能幹,還長得漂亮,於是,等她再次回到家鄉,本想和女孩多聊一些,卻發現人已不在。店經理跟她說,那女孩申請到一份大學獎學金,已經去讀大學了。
>>當然,我知道原生家庭的枷鎖沒那麼簡單,比如《走過愛的蠻荒》作者文國士,因為父母都患有思覺失調症,從小他就經常要面對父母突然的發病,被五花大綁送上救護車,附近鄰居也常指指點點說「他是瘋子的小孩」。在這樣的環境長大,他卻翻轉了命運,成為一名偏鄉教師,只是,心裡的傷痛也沒這麼容易平復,希望他一切都好(詳見聯合報願景工程專訪)。
結語
最起碼,生活中的小幸運是可控的
雖然「搞笑諾貝爾獎」論文談的是關鍵事件,才能值會決定把財產翻倍的數值,可在現實生活中,哪來這麼多關鍵事件?
《幸運的科學》也是從小幸運開始談起。巴納比對卡普蘭說:「運氣不是一種零和遊戲,如果妳知道去哪裡找和如何找,每個人都會有許多運氣,但除了理論之外,還是要採取正確的行動,才能把妳自己放在製造運氣的路徑上,創造妳想要的命運。」他建議卡普蘭去試一下如何創造運氣。
於是,一個13號星期五,卡普蘭在車門關上前一秒跳上了火車,中午用餐時,與服務生愉快地聊天,並謝謝對方為她做了一道菜單上沒有的沙拉,又說「自己正在嘗試讓一整天都很幸運」,最後,那位服務生在上甜點時送來一客蛋糕,還說是店裡請客的。
這天的實驗讓卡普蘭很意外,原來,我們都可以創造生活中的小幸運?在嘗試這個實驗前,巴納比對她說,要留意各種機會,做好一切準備,並嘗試做意想不到的事。
看到這裡,我也在思考,或許自己也經常在創造生活中的小幸運,只是都關注那些沒有得到的,忘了自己擁有的。
幸運就等於幸福嗎?
在書的尾章,提到一項長達85年的哈佛成人研究,從數百名男性仍是大二學生開始,一直追蹤到生命結束,中間這段時間的生活狀況,目的是了解什麼能帶給人幸福與財富。但監督這項研究的喬治‧韋蘭特博士(Dr. George Vaillant)卻說,五個字就可以為這個研究做總結──「幸福就是愛」。
韋蘭特博士發現,一個人在50歲時對關係的滿意度,比起膽固醇數值更能有效預測他在80歲時的健康狀況,這個關係不一定要有鮮花和卡片,但能指望另一個人陪在身邊。此外,結交朋友、社交活動和得到他人支持,都是擁有長期幸福與幸運的要素。
在這項研究的結論裡,無論是社會階級、成功的下一代或職涯、宗教等,都不是晚年生活感受到幸福的指標,真正重要的是正向情緒,尋找生活積極的一面,並且不要吝惜與他人分享。
當然,我認為不一定要有伴侶,只要有固定的社交活動和人際關係,也是一樣的。以這個研究來說,我比較感興趣的部分是,要如何定義自己的幸福?如果關注在自己沒有的部分,很難快樂得起來,那麼,關注自己擁有什麼就很重要了。
心理學教授Keith Payne發現,人類內在的感受,與實際擁有的物質價值呈負相關,也就是說,處於高階層的人,在自我評估時會把自己放在較低的位子,被客觀評為貧窮的人,卻把自己評在較高階層。而且,當人越往富有的階層走時,因為與更多比自己好的人做比較,反覆看到自己的「不足」,從而越來越覺得自己所處的位子低下,這種心理上的自我貶抑,甚至會造成身心症狀。
這讓我想到,2011年有位泰國農民登上了TED演講,他提到自己離開家鄉後到大城市工作,反而越來越不開心,因為他總是覺得自己的衣服不好看、不夠聰明,努力工作但每天都吃不飽。後來,他決定回到家鄉,種米、挖魚塘、蓋土房,很容易就養活一家人,每天還多出許多空閒時間來思考並了解自己想要什麼。
你呢?你對於幸福的定義是什麼?你覺得幸運等於幸福嗎?
>>關於這項哈佛成人發展研究,第四代管理者所寫的書《美好人生》有比較詳細的論述。
幸運和不幸運,其實也分等級
我個人認為,幸運事件和不幸運的事件,也要分等級,那種決定性的關鍵事件其實很少,大部分是小小的幸運或小小的不幸而已。但有時候,機運可能就藏在小小的幸運裡面,如書中提到一位舞台劇知名演員,學生時期在紐約餐廳打工時,被邀請去劇場捧捐款箱當志工。
某些懷抱星夢的人可能會覺得捧捐款箱也太丟臉了,而且還沒有時薪,可是這個演員覺得自己很幸運,為了能去劇場捧捐款箱,他還要排開打工跟上課,最後,因為他在劇場晃來晃去,認識很多人,從一個小角色開始演,因為外型出色、歌聲好,很快就出演了重要角色,最終兩度提名舞台劇的獎項。
所以,每個小小的幸運都值得你花心思去準備,只要那是你真正想做的事。
希望你也能獲得對自己有意義的小幸運。
用你喜歡的平台購買《幸運的科學》
其實,書中還有談到幸運與健康的關係、如何給下一代幸運、厄運也有可能是幸運、愛情裡如何得到幸運、災難中幸運地活下來和備援計劃等等內容,因為篇幅有限,沒辦法一一列出,有興趣的話,建議還是看原書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