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嗨!2024 年來了,你有沒有盤點去年讀了哪些書呢?
2023 年是我沉寂思考的一年,在這一年裡,我遇到了低潮,也曾放棄分享,躺平耍廢,但終是堅持到了現在。
如今,邁向 2024 年,我回顧了一下讀過的書,看看有哪些是我喜歡的及學到很多的,整理成一篇分享文章,希望可以對你有幫助。
本文目錄
2023年,我最喜歡的 5 本書
下面的書都是我個人偏好,且內容都在今年實實在在幫到了我,都有寫過心得,會一併附上。(只是按讀的順序排先後)
《只工作、不上班的自主人生》

這本書是我在 2023 年初讀的,瓦基的厲害之處在於,他能把要闡述的事物拆解得清清楚楚,步驟明確,給人一種好像跟著做就真的能夠達成的感覺,文字真摯。
雖然這本書拆解的知識,是別本書上就有的,可是,對於想接觸閱讀卻無從下手的人來說,這本書文字流暢、架構明確,很適合一讀。我特別喜歡書後面的書單,按照本書主旨分門別類,就像讀了一本「入口」,你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和需要延伸閱讀。
本書心得:說書人瓦基的夢想實踐手冊《只工作、不上班的自主人生》
《顛峰心智》

話先說在前頭,這本書有點厚,可別擔心,這本書的科學家作者文筆其實很好,每天堅持讀一點,可以慢慢讀完的。我在一開頭就被作者寫的事例抓住了注意力,不知不覺就看了一大半。
本書作者 Amishi P. Jha 是一名認知心理學家,專門研究專注力,已研究了20多年,後來,她發覺「正念」可以幫助自己取回專注力,便專心研究如何將「正念」用科學的方式做實驗,最後,與美國軍方合作,在軍隊裡面成功實施,而這本書,就是她20多年來的研究精華。
本書心得:
《智慧型手機知識碎片化時代的「閱讀力」最新技術大全》

本書作者是一名資深的社會記者,從小就愛閱讀,也對社會議題有著獨到的見解。
由於他多年來每天都能用推特轉自己推薦的 10 篇文章,常有人好奇他是怎麼做到每天讀這麼多文字,他便公開了自己的技巧,還延伸介紹逛書店、買電子書,如何做媒體識讀及把知識消化等等議題,讓「閱讀」這個主題不再只限於書本。
對了,如果不是從事資訊、新聞類工作,書中介紹 Feedly 的部分可以跳過,畢竟不是每個人都需要每天都過濾這麼多文章。
本書心得:輸入輸出最大化,萃取知識打造自身觀點《閱讀力技術大全》
《恆毅力》

我蠻喜歡科學家所寫的書,因為有理有據,不管是什麼論點,都一定會引用相應的來源,讀起來不會感到沒頭沒腦,莫名其妙。
本書作者 Angela Duckworth 也是一名認知心理學家,碩士畢業後,原本進入麥肯錫工作,但忘不了對教育的熱情,辭職成為中學老師,在教學的那幾年,她發現不是天分最好的學生有最好的表現,為了研究這個主題,她再度辭職,進入學術領域做研究。
她研究的,便是那些能夠堅持不懈的人,如何找到想堅持的事物,並且日日做著最枯燥乏味的練習,最終取得成果。
(這本書推薦看新版,因為會有作者回覆多年來許多讀者的疑問)
《 80/20 法則》

仔細想想,是否在所有領域裡,前 20% 企業賺到最多的錢?或是在同一個企業裡,只有 20% 的商品賺最多錢?甚至,你平時用的時間,也浪費了 80%,僅 20% 有產出?
如果理解這個法則,就可以找出生命中那些只需花費 20% 的時間就能產出 80% 結果的事物。
因為很多感觸,不小心把心得寫太長,但最後附上了一個找到的人物做為 80/20 法則的範例。
本書心得:用 8 個重點看懂「80/20 法則」(又名帕雷托法則)的原理和應用
(這本書雖然寫得很好,但後半部有一點重複,掃過即可。)
結語
還記得 2023 年的目標是,少讀一點書,在回顧的當下,我發現這一年其實沒有減少閱讀的「數量」,因為閱讀的速度變快了,但是,我只會寫對我有幫助或有感悟的閱讀筆記,也算是達成了目標的一半吧,今後對於閱讀應該也會更加謹慎。
這一年我棄掉的書並不算少。而我發現,光看書名和介紹文案其實沒什麼用,得實際拿著紙本書,或者利用電子書的試讀內容,先試著把作者序和前一兩章讀過一次,確定真的沒什麼讀下去的欲望,才會放棄,我用這個方法,找到了原本看介紹沒興趣,但讀起來很有意思的書。
說實話,我還沒有規劃 2024 年呢,今年比起去年,沒有想要馬上立下的目標,只想透過閱讀慢慢地品嘗當下。
你呢?你今年是興致勃勃地排了一長串書單,還是想要慢慢找尋有緣書?其實,不管怎麼做都好,每個人都應該讀自己想讀的書。
最後,祝福你今年達成自己的目標。
[ays_poll id=1]
向博主学习,2024年再读书百本
不要這麼說,我讀書也沒這麼多哈哈
版主妳好
我也是個生活懶散但大腦不斷運轉的人
最近喜歡上閱讀,並且相當認同「生活中的問題都能透過閱讀找到解答」這個觀點
感謝妳不吝分享好書~
很感謝你的留言,開心遇到同好~~
閱讀很有趣,可以接觸到平時接觸不到的觀點